(交通)竹苗聖徒神戶相調訪問蒙恩見證 5

〔交通報導 290〕

 感謝主,能有分於這次七天的日本神戶召會訪問相調。這是我第二次出國訪問召會,上次是去年九月訪問韓國八處召會,深深的被韓國聖徒熱切接待的靈所感動。在這七天的相調裡,我們夫婦被接待在余力弟兄家,看見余力弟兄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主與召會,並且聖徒們跟隨榜樣,一同配搭實行神命定之路。在訪問過程中,余力弟兄除了參加核心事奉交通外,全程陪同我們,抓住機會與大部分新竹聖徒們有交通。

 由於兩地召會職事信息追求進度不同,神戶召會晨興進度是2024冬季半年度訓練第二十二週,「一個新人 ── 作為神的傑作 ── 的創造者」。而新竹剛追求完春季ITERO信息的前三篇「關於使徒行傳的繼續 ── 基督團體的繼續」、「同心合意」、「藉著主恢復中能力的三個實質 ── 禱告、那靈與話 ── 維持同心合意」。藉著這次的相調,這些職事信息不僅是客觀真理,更成為我們實際的經歷。

 神戶召會除了日本聖徒,也有華裔與非裔聖徒。在多次聚會中,余力弟兄藉著以弗所二章14、15節:「因祂自己是我們的和平,將兩下作成一個,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就是仇恨,在祂的肉體裡,廢掉了那規條中誡命的律法,好把兩下在祂自己裡面,創造成一個新人,成就了和平。」提醒日本聖徒,必須經歷基督在十字架上,在祂的肉體裡,廢掉了那規條中誡命的律法,就是中間隔斷的牆,衝破日本文化一切的限制,鼓勵日本聖徒打開家作小排及主日聚會,實行新路。當地聖徒也在聚會中見證,如何經歷十字架並順服帶領,在召會中配搭各樣服事。

 目前神戶召會固定參加主日擘餅聚會大約一百八十人,從今年四月到七月,他們連續接待各地來的聖徒,最多的一次是在我們前面來訪的花東地區聖徒,人數超過七十人。所以幾乎每一位聖徒的一千兩都必須擺出來,從國小四、五年級的小弟兄,到八十幾歲年長弟兄,許多家都有分於接待的服事。

 余力弟兄善於啟發每個肢體生機的功用,在第一場聚會唱時歌時,一位小弟兄就臨時被安排司琴。我們這一個接待區包括本山會所、余力弟兄家、武富弟兄家及學生中心,共有十三位聖徒。第一天早餐時,余力弟兄親自負責烤麵包、泡咖啡、排桌椅及拖地板,他也找我們幾個弟兄一同配搭。接下來的幾天,這些服事就由我們幾個弟兄輪流配搭,余力弟兄也會確認工作有完成。姊妹們也都一起與日本姊妹配搭預備早餐和飯後整潔工作。大家同心合意的配搭,真是見證弟兄姊妹和睦同居,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新竹 陳正泰)


 感謝主!這次相調有別於已往的經歷,神戶召會以會所為單位,把我們分別接待在六個會所(或接待家),在同一個地點住六天,並且參與他們日常的召會生活。

 我們夫婦接待在本山會所余力弟兄家,看見他的性格是「真、準、緊」。他在相調聚會裡說,2015年當召會的繁增未達到10%時,心裡很難過。二年後他辭去工作,全心投入召會生活。余力弟兄是一個以身作則的人,聚會時都提早到,對聖徒們牧養、餵養、教導也有要求。余力姊妹是弟兄最佳的活力伴,她臉上總是洋溢著喜樂的笑容。

 接待期間弟兄姊妹們都和當地的聖徒一同配搭預備早餐,餐後一同收拾與清潔。他們的召會生活、工作和服事雖然忙錄,但依然保持著每天和聖徒們晨興,追求生命讀經和李常受文集。余力弟兄一家在這裡率先作榜樣,殷勤勞苦,為著基督與召會全然擺上,帶動了許多家和弟兄姊妹們,ㄧ同進入身體交通的水流,在當地作主的見證人。

 土屋弟兄因著參加2024國際華語特會,被接待在台北聖徒家,主日聚會也在聖徒家裡,他很受感動。回到神戶後,他們決定打開家,並且重新裝修家裡的格局,以方便弟兄姊妹到家裡聚集。余力弟兄說,在日本他們是第一個把家打開作主日擘餅聚會的家。訪問期間,我們和一對青職夫婦ㄧ同配搭到土屋家參加小排和主日。讚美主!藉著操練靈,享受詩歌,我們不分國籍、膚色,用同一的口,說ㄧ樣的話。

 神戶召會在2000年時購置了第一個會所,就是本山會所。從2000至2024年,他們先後購買了八個會所,其中有三處會所是由三個家和召會合作ㄧ起購買的。讓人感動的是,他們不是等自己有能力了才奉獻,而是先奉獻,主再帶領他們往前的道路。三個開家的見證都說出他們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並且在身體的交通中,將自己擺在神聖的水流裡,一同蒙恩。

 神戶召會的人數相當於我們的一個大組,他們可以一次接待七十人,且次數很頻繁(五月份有四次接待),這樣接待的靈很值得我們學習。六天接待在本山會所,打破了我對日本人很有距離的觀念。我看見他們真是喜樂敞開的來在一起過生活,彼此作肢體,同心合意。願這樣的看見成為我往前的動力,保守我一直在祂裡面,讓祂用神聖的素質,把我們創造成一個團體的新人。

(新竹 陳楊淑蓉)


 感謝主,使我能有分於這次的神戶訪問相調。在每日的行程中,我們每天都會有聚會或相調。當地召會生活屬靈濃度很高,見證供應也很強,一個又一個的見證、一首又一首的詩歌,喚醒我下沉老舊而衰萎的靈。

 在其中二場聚會裡,余力弟兄先後分享了神戶召會的歷史與買(八個)會所的歷史。余力弟兄搬到神戶時,當地只有三位聖徒,其中一位還是有精神疾病的。從他的交通中,我看見余力弟兄乃是竭力拚上的人,如同新歌頌詠第三十四首所說的「投進聖靈的水流,成為主踏腳的石頭」。

 因為日本的文化背景,不容易接受基督與召會,所以要帶人得救難度很高,必須帶著必死的決心(拚命)積極傳揚福音,傳福音的「拚命指數」若沒有達到,甚至超過100%,是無法結果子的。買會所的事也是,並不是等到有錢了才買,必須憑信心先擺上了,主就在其中帶領並開路。

 我也非常享受這次能夠有機會有分於走出去傳福音。傳福音前,我覺得很特別,日本的弟兄們並沒有教導我們福音要怎樣傳,有什麼樣的原則需要遵守。而是一遍又一遍的唱著詩歌,直到我們眾人都享受到釋放了,才帶著喜樂高昂的靈出去。儘管語言不通,只能用癟腳日語與遇到的人打招呼、遞單張,有時也會被很兇的拒絕,但這影響不了我們喜樂的靈。若有遇到願意稍微停下腳步的人,日本姊妹就會立即配搭上去,接手傳福音或是留下資料。這也讓我看到基督身體配搭的榮美。儘管語言不同、國籍不同,我們卻有同一的生命,有同一的負擔,說一樣的話,同心合意為著同一的目標,一同竭力拚上去。

 這次也有機會與日本姊妹配搭,一起去看望一位從台灣來的張先生,他來讀語言學校,住在附近。在與張先生談話的過程中,我們瞭解了他的基本背景與來日本讀書的目的,日本姊妹也留下了他的LINE,並邀約他下週六晚上來小排,願主祝福這位張先生。

 在神戶的相調歷程,完全符合了當週晨興聖言的內容,主的話真是應時。以弗所書二章15節說到:「在祂的肉體哩,廢掉了那規條中誡命的律法,好把兩下在祂自己裡面創造成一個新人。」不論台灣人或日本人,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背景跟習慣都不一樣,除了文化上的不同,每個人也可能都有自己的某些規條。這些規條和文化差別,很有可能使人感到被冒犯,這就是仇恨的來源。但感謝主,祂在十字架上除滅了所有攔阻新人建造的因素;並且在祂自己裡面,以祂為元素和素質,創造了這一個新人,在這新人裡只有基督。所以在實際的操練上,我們需要常常藉著十字架轉回靈裡;並且要常常享受主的話,讓主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裡面,主就能將祂自己一點一點的構成到我們裡面,作成一個團體新人,就是神的詩章和傑作。感謝讚美主!

(竹東 彭陳淑君)

上一篇下一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