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絆跌、赦免、信心和事奉

〔讀經心得 157〕

 路加福音十七章一開章便題及,主教導關於絆跌人、赦免人並信心的事,(路十七1~10)雖然其真理不深奧,但其操練和實行卻不簡單,尤其對剛開始學習愛主、服事主的聖徒,是最基本且必學的屬靈功課。(這十節經文很適合用來操練、學習,藉默想、反覆思想,把思路聯結、串連起來;本文僅作參考)

 關於絆跌人,「耶穌又對門徒說,要使絆跌人的事不發生是不可能的,但那絆跌人的有禍了。就是把磨石套在這人的脖子上,丟在海裡,還強如他把這小子裡的一個絆跌了。」(1,2)主強調,我們雖然都要使絆跌人的事不發生,(包括絆跌人和被人絆跌),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經常活在魂裡、不活在靈裡、不在愛裡。只是那些絆跌人的有禍了。主接續的話更重,「把磨石套在這人的脖子上,丟在海裡,還強如他把這小子裡的一個絆跌了。」不過少有人將這話默想、反覆思想,把它當作一件必須避免的事,認真操練、實行。

 主講過絆跌人之事後,特別吩咐門徒,「你們要小心,若是你的弟兄犯了罪,就責備他;他若悔改,就赦免他。若是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對你說,我悔改了,你總要赦免他。」(3,4)這吩咐起首主就說,「要小心」,題醒我們以下的話,教導我們如何不絆跌人,又能幫助他、責備(指正)他。在(地方)召會裡有弟兄犯了罪,我們就該責備他;可惜我們常輕忽主這句話,忘了主要我們小心,不然這罪(如欠錢不還、成立標會等)會在召會中傳染、蔓延,這是一件嚴重的事。主接著說,他若悔改(責備是為悔改,否則只絆跌人,就不必說了),就赦免他;弟兄因被責備而悔改,我們就該赦免他,這是主的吩咐。接續四節的話就難實行了,必須有主的愛心和恩典,其實就是「在神兒子的信裡,與祂聯結所活的,祂是愛我,為我捨了自己」(加二20)指在基督的信裡活出基督”捨己的愛”才行,這是我們非常難,卻必須實行的(所以需要下文的信心)。

 然後,「使徒對主說,求主增加我們的信心。主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棵桑樹說,你得連根拔起,栽在海裡,牠也必聽從你們。」(路十七5,6)由使徒對主說的話,就知道他們知道自己沒有信心,只有主才有信心,所以求祂增加他們的信心,主的回答中,把信心比作一粒芥菜種,接著又說:「就對這棵桑樹說,……」,由此可知,信心是有生命的,會長大、擴增;開始像一粒芥菜種那麼小,實際運用它時,居然能搬動桑樹,這是信心的功課,每位信徒都該學習、操練和運用信心。

 接著,主似乎轉移話題到教導事奉,(7~10)其實並不是如此,可由最末一節看出;主說,「你們……作完了一切吩咐你們的事,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奴僕,所作的本是我們應當作的。」(10)暗示,無論我們是耕地(生產)或是牧羊(救贖)服事主,都不是憑自己的本事、能幹,而是我「在肉身裡所活的生命,是我在神兒子的信裡,與祂聯結所活的,祂是愛我,為我捨了自己。」(加二20)這點對我們服事者而言,是很重要且關鍵的,否則我們事奉主有成績、有果效,會驕傲、自大;沒有成績或沒有果效,會氣餒、退後。這些都是「己」或「魂」明顯的表現,所以主對跟從祂的門徒和群眾說,要先「否認己」。(太十六24,可八34,路九23)

 補充主說過一段相關的話,「愛惜自己魂生命的,就喪失魂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魂生命的,就要保守魂生命歸入永遠的生命。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那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十二25,26)二十五節的「愛惜自己魂生命」就是「得著魂生命」,(太十39)也就是讓魂得著享受,不讓魂受苦。「喪失魂生命」,就是使魂失去享受而受痛苦。跟從屬天的君王(主)的人,若讓他們的魂在今世得著享受,就會叫他們的魂在要來的國度時代裡失去享受。他們若為主的緣故,在今世讓他們的魂失去享受,就會叫他們的魂在要來的國度時代裡得著享受,就是與王同享治理全地的快樂。(太二五21,23)二十六節含示,服事主其實就是跟從主;主在那裡,服事主的人也要在那裡。譬如,主在信徒裡面,我們也該與信徒在一起,愛他們、服事他們,父神也必尊重我們。這是聖經中,唯一處題及,「父神尊重我們」,由此可見,神是何等看重在信心裡事奉並絕對跟從主。阿們!

(董傳義)

上一篇下一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