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建造召會在於運用三把鑰匙
〔讀經心得 147〕
主在諸天之上的父啟示彼得說,主耶穌「是基督,是活神的兒子。」(太十六16)之後,主補充說,「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召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她。我要把諸天之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捆綁的,必是在諸天之上已經捆綁的;凡你在地上釋放的,必是在諸天之上已經釋放的。」(18,19)這兩節經文大家雖然都熟知,卻不一定完全明白、瞭解,因為它是從正面、積極方面啟示,主「把祂的召會建造在這磐石上。」不過,主立即接續從負面、消極方面題及「陰間的門」,意指撒但黑暗的權勢或能力。(西一13,徒二六18)基督要在這關於祂自己啟示的磐石上,並以彼得這樣經過變化的人為石頭,建造真正的召會,而這樣的召會乃是陰間的門不能勝過的。主這話也指明,撒但黑暗的權勢要攻擊召會;因此,召會(神的國)和撒但的權勢(撒但的國),二者之間進行著屬靈的爭戰。後文中,主又再補充、加強,(24,25)就含示這些主所講負面的話,對我們建造召會而言,是非常關鍵、不可輕忽的,甚至要擺在主正面的教導之前,如已長進、經過變化的雅各所經歷的。(創三五1~5,1註1)
主接著講到,要把「諸天之國的鑰匙」給彼得,重回到了正面、積極的方面,要彼得主觀地認識並經歷它。根據歷史,這裡的鑰匙共有兩把:在五旬節那天,彼得用了一把,為猶太信徒開了進諸天之國的門;(徒二38~42)在哥尼流家裡,他用另一把,為外邦信徒開了進諸天之國的門。(十34~48)但這只是召會建造啟示的前半,還有後面另一半。關於基督同祂召會的啟示,向著宗教的人總是隱藏的,(20)但對於主的門徒而言,在關於基督與召會這極大的奧祕啟示出來之後,基督的釘死與復活也揭示了出來。(21)然後,主藉彼得在人天然的愛裡責勸祂的這件事,(22)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面去罷!你是絆跌我的,因為你不思念神的事,只思念人的事。」(23)顯然彼得的難處發生在他的魂,尤其在他的心思,因為他不思念神的事。
主接著對門徒(就是對所有信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否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並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魂生命的,必喪失魂生命;凡為我喪失自己魂生命的,必得著魂生命。」(24,25)這兩節經文表面看不難明白,但其內涵卻很深奧。既使對在主恢復裡多年的聖徒(包括我自己在內)而言,不見得真正深入瞭解、操練和經歷它。二十四節一開頭的「跟從主」,不僅指外在跟隨主,最終上十字架,更重要的是指裡面和主是一,照著神的旨意(六10,約七17)和神的意思(二六39)往前;這裡神的旨意,必定包括基督建造祂的召會(太十六15)。為這目的,祂必須往宗教的中心耶路撒冷去,因為主說,「申言者在耶路撒冷之外喪命是不合宜的」(路十三33),(這與前述祂向宗教的人總是隱藏起來(20)不同),目的是要經過釘死並進入復活。顯然,當時就連彼得也聽不懂、靈裡不領悟,只好用魂、用心思反應。(時常我們也和彼得一樣。)主就利用這個機會,再次從負面、消極方面教導門徒(當然包括我們),如何運用陰間之門的三把鑰匙來捆綁撒但。
頭一把鑰匙是「否認己」(太十六24)。這把鑰匙與我們的「己」有關。請注意,二十四節前半耶穌的「我」與後半我們的「己」,字義雖相似,但在此卻大大不同;「我」的意義重大,是榜樣(約十三15)、道路(十四6),再者,這「我」是釘死和復活的我。正是由於基督的釘死與復活,才有召會的產生。而我們的「己」早已被破壞、玷污了,是我們受造的魂加上撒但的心思,所以必須被「否認」,也就是喪失我們的魂生命,天然的生命。(十六26,路九25)至於我們該如何否認己呢?每當我們遇見一事,通常(除非我們已是「屬靈的人」,林前二14,15)我們的魂是第一個反應的,特別是出自心思,因而題出意見、看法、作法等等。此時,我的經驗和建議是不論好壞、對錯,一律用意志堅決反對、丟掉、放棄它,千萬不要考慮、思考、辯論,否則就會落入撒但的計謀裡而失敗。接續的經驗是,若頭一把鑰匙 ── 否認己都通不過,就不必再學習、考慮或操練後面另二把鑰匙了。
第二把鑰匙是「背起他的十字架」(太十六25)。背起十字架的意思就是接受神的旨意,而且是心甘情願的;換言之,不是被迫的,而是自願用意志與神的旨意配合,因為十字架是神的旨意。我們學習運用背十字架這把鑰匙,不僅自願背起自己的十字架,還要留在十字架上,天天把我們的舊人留在十字架的了結裡。(路十四27,羅六6,加二20,腓三10,林前十五31)我個人學習運用背十字架的見證,是從大事學起,例如主要我服事祂、跟從祂,奉獻自己有分建造召會等。後來奉獻全家,開始學習不出國得博士。這件事對其他人,尤其對走學術路線的聖徒來說是滿難的,對我卻容易(因我本來就不想出國)。這可能是我的十字架,不過是輕省的。接著主要我奉獻時間,服事召會和大學工作,這對我而言是背十字架。因為作研究本是我的主要職業,但主要我把服事召會和大學工作當作主業,把教書、研究改成副業,這就是我背十字架。然後主進一步要求,連家庭(妻子、兒女)、職業、錢財、房屋等都奉獻,為主使用,這把背起十字架的鑰匙,至此對我是越來越真實、越難背起來,除非我到主這裡來,(太十一30)全然依靠衪。這是背起我的十字架,是可以學習、操練的。
第三把鑰匙是「喪失魂生命」。當初神「塑造人,將生命之氣吹在他鼻孔裡,人就成了活的魂。」(創二7)這裡「活的魂」不是指人有魂(別的動物如狗也有魂),而是指人的魂有人位、有智慧、創新等。換句話說,「活的魂」的意思,就是“己”,有自己的愛好、看法、揀選、計劃、設計、能力等,是其他活物的魂所不及的(人能發展文化、科學和科技等)。換個角度來看,在二十三到二十五節中,有三件東西彼此相關,就是心思、己和魂生命。心思是己的發表,己是魂生命的具體表現。魂生命具體表現在己裡面,並藉著己活出來,而己又藉著心思、思想、觀念和意見發表出來。我們若不思念神的事,只思念人的事,我們的心思就趁機活動,表現自己。這就是在彼得身上所發生的。因此,主接下去的話指明,彼得必須否認他的己,並且不要救他的魂生命,乃要喪失他的魂生命。喪失魂生命乃是否認己的實際。這就是背起十字架。這註解(24註2)值得我們深入領悟。二十五節的「救自己魂生命」就是讓魂得著享受,而取悅己;「喪失自己魂生命」就是使魂失去享受。至於我們應如何運用這第三把鑰匙?我們需要愛主耶穌,(林前二9,十六22)恨惡並否認我們的魂生命,(路十四26,九23)並且雖至於死也不愛自己的魂生命(啟十二11)。我們該為主、為召會,並為眾聖徒的緣故,喪失我們現今一切屬魂的享受(如:加班、看電視、電玩、出遊、帶孩子去補習、練鋼琴或上館子等),別人就要因此得著餵養,並藉著我們得建造;其實這不是受苦,乃是喜樂(最高的娛樂和享受)。(來十二2)
以上主耶穌題到關上陰間之門的三把鑰匙,都是對付、殺死(了結)我們的魂生命-1.“否認己”重在“心思”;2.“背十字架”重在“意志”;3.“喪失魂生命”重在“情感”。換言之,認真操練、運用這三把鑰匙,就是彼得所說,「魂的救恩」。(詳見彼前一9註2)
(董傳義)
上一篇|下一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