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聖經的呼出與吸入
〔讀經心得 145〕
年長的保羅對年輕的提摩太說,「聖經都是神的呼出,對於教訓、督責、改正、在義上的教導,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備,為著各樣的善工,裝備齊全。」(提後三16,17)這是一段非常重要且要實行的教訓。提摩太後書一章所根據的永遠生命,(一1,10)二章所強調的神聖真理,(二15,18,25)以及三章所尊重的聖經(三14~17)都是必需的。雖然這裡所強調的三件事:生命,真理和聖經,其實它們都是指神自己;不過從人的角度看,一件比一件更具體(摸得著、看得到)、更實際(較不抽象,可實行),較容易摸著、接觸、明白和有經歷(有經驗)。同樣,聖經對於教訓、督責、改正、在義上的教導,都是有益的,也是較容易理解,卻仍不容易經歷、實行;只是加上"神的呼出"這句話,使我們(雖沒有經歷)不懂、不明瞭,卻能操練,先在靈裡、用靈接受(即信入)這話後,才能學習運用更新、變化的魂去理解並實行(像保羅一樣)。
這話指明「聖經」,即寫出來神的話(婁格斯),乃是神的呼出。神的說話(雷瑪)就是神的呼出。因此,祂的話(雷瑪)就是靈(約六63)或氣。所以,聖經乃是這位"是靈之神"(四24)的具體化。那靈乃是聖經的素質、本質,猶如燐是火柴的基本本質。我們必須用我們的靈(人靈),劃擦聖經的靈(神靈),以點著神聖的火。較仔細地說,神的話經過保羅(代表我們信徒)吸入(接受)就是婁格斯(素質),再"呼出"(申言、傳福音、教訓、……)成為雷瑪(經綸),是靈(能力)、是生命,來供應、感動、推動,甚至使人重生、長進而變化,「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備,為著各樣的善工,裝備齊全。」(提後三16)這裡「屬神的人」,指有分於神生命和性情,(約一13,彼後一4)在神生命和性情上與祂是一,(林前六17)因而彰顯神的人。這相當於敬虔的奧祕,就是神顯現於肉體。(提前三16)「完備」即在資格上完備並完全。「裝備」,或,裝配,設備,預備。
請注意,以上保羅的話(提後三16,17)是講給提摩太聽的,而提摩太有合適的背景:「你(指提摩太)所學習、所確信的,要活在其中,因為知道你是跟誰學的,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藉著相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14,15)其中有句話是對我們說的,尤其是對在主恢復裡,有心、有服事的聖徒,最需要、最切身,即「明白聖經」(這裡「明白」,原文意看見、知道、經歷,(來自信望愛網版)這話,也就是要"吸入"神的話(婁格斯)。神的話是不變的,但要由吸入到呼出,必須有一位合適、合格的人(如保羅),即保羅所說「貴重的器皿」(羅九20~24,林後四7;見"作敞開的器皿")來配合才行。
對於神的話,我們要在呼出之前,必須先學習吸入。這裡的吸入和呼出,都是生命用詞,因為話是生命。(約六63)至於該如何正確地吸入神的話,我想至少有下面三處經文,該特別注意、學習和操練:
一、要有心願、剛強的意志:正如神說,「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詩八一10)人「張口」,是由人的意志控制,也是由人的意願決定,然後神才能配合給人充滿,不僅在人的靈裡充滿,更進一步浸透充滿人的魂(器皿,太二五4註1)。這裡魂被浸透、充滿,是一件很難學會的屬靈功課,必須操練將「心思置於靈」(羅八6),而心思置於靈等於心思置於話,因為「我(主)對你們所說的話(雷瑪),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
二、為自己預備好"土(心)":「那撒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婁格斯),也領悟了,他就結出果實,」(太十三23)這裡「那撒種的」(3) 是主自己。(37)「種子」是國度的道(婁格斯),(19)「好土」象徵好的心,包括人靈的良心和人魂的心思、情感、意志,沒有為屬世的交通往來所硬化,沒有隱藏的罪,也沒有今世的思慮和錢財的迷惑。這樣的心讓出每一寸的地土,接受主的話,使主的話可以長大(主要在魂裡),結出果實,甚至結了百倍。要預備好土,即好心,要從魂的主要部分-心思操練起,「要思念基督耶穌裡面所思念的」(腓二5)。(詳見"在召會生活裡,以基督為榜樣")
三、照主的話認真操練、實行:「要為那存到永遠生命的食物勞力,……我就是生命的糧。……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住在我裡面,我也住在他裡面。……賜人生命的乃是靈,肉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27,48,56,63)二十七節題醒我們有「存到永遠生命的食物」,就是四十八節題到主「就是生命的糧(即「餅」,7,9)」,不過這食物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如「嗎哪」(31,出十六15,31),而要「勞力」,指五十六節的「吃我(主)肉喝我血」,這裡的「肉」是指耶穌在肉體裡的行為、工作,「血」是指耶穌在十字架上完成的救贖,而「吃」和「喝」是指我們生機地接受、享受和消化,「在耶穌身上是際者」 (弗四21);雖然主的肉和血都是由耶穌獨自作成的,卻要我們憑信吃和喝,將祂所完成的一切,逐漸「質實」(來十一1)在我們身上。所以,能成就在我們身上,在於最關鍵的六十三節。到這裡,帶進了「賜生命的靈」。林前十五章四十五節說得很清楚,那成了肉體的主耶穌,(約一14)在復活之後,藉著復活成了賜生命的靈。因著祂是賜生命的靈,祂才能成為我們的生命和生命的供應。我們接受祂這位釘死並復活的救主時,賜生命的靈就進到我們裡面,將永遠的生命分賜給我們。我們接受的是主耶穌,得著的卻是賜生命的靈。按上下文看,這裡的「肉」是指物質身體的肉。主說,「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51)猶太人沒有正確領會主的話,以為主是要把祂物質身體的肉給他們吃。(52)對他們而言,「這話甚難。」(60)因此,主在本節加以解釋,祂不是要把祂物質身體的肉給他們吃;這肉,就是人身體的肉,是無益的。至終,祂所要給人的乃是賜生命的靈,就是祂在復活裡的自己。這裡的「話」,雷瑪,意思是即時、現時所說的話。這字不同於婁格斯,常時的話,如約翰福音一章一節裡的話。這裡在靈之後題到話。靈是活的,也是真實的,卻相當奧祕,不易捉摸,叫人難以了解;但話是具體的。主首先指明,為了賜人生命,祂要成為靈。然後祂說,祂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這表明祂所說的話,乃是生命之靈的具體化。現今祂在復活裡是賜生命的靈,而這靈又具體化於祂的話。我們運用靈接受祂的話,就得著那是生命的靈。
以上三處經文正好顯示:首先,神要我們主動向祂張口,祂才充滿我們;其次,主耶穌在地上向我們撒種,而我們要先預備我們的心像好土,接受祂的話,並且藉(向心)施肥、灑水和除草,好結出生命的果子;最後,要建立屬靈的正常生活,天天勞力-吃主、喝主,將神的話(婁格斯)接受、儲存在我們的靈裡,還要浸透、佔有我們的魂。然後,我們才能向人呼出神的話(雷瑪),使人得著教訓、督責、改正、在義上的教導而受益。注意,生命之氣(即靈、話)的吸入和呼出,是緊連在一起的,絕對不可分開,所以,每早晨開始,藉呼喊、禱告、讀經和禱讀,("晨興聖言"是最好的屬靈憑藉)其他時間,要積極加入小排、區裡相調、追求、聚會和服事中,照靈帶領,申言、教導、唱靈歌等,呼出主的話,彼此洗滌、相愛、供應、顧惜、勉勵和安慰、……,真實建造基督身體。
關於神的呼出,以下我們還有一些補充。主復活後,約翰又記載一處非常關鍵的經文,與神呼出相關。「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入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約二十21~22)二十一節的動詞「差遣」,有"使者受差遣,負特別使命"之意;而主「差遣」門徒,是以祂自己作他們的生命和一切(不必詳細說)。(見十七18註1)這就是祂說了「我也照樣差遣你們」之後,就將聖靈吹入他們裡面的原因。藉著吹氣,這位是靈的主就進入門徒裡面,永遠住在他們裡面。(十四16,17)因此,門徒無論受差遣到那裡,祂總與他們同在。祂與他們乃是一。二十二節的「靈」就是七章三十九節所期待的那靈。(也是十四16~17、26,十五26,十六7~8、13所應許的那靈)因此,主將聖靈吹入門徒裡面,乃是成就祂關於聖靈作保惠師的應許。這成就與行傳二章一至四節者不同,那是主成就路加二十四章四十九節所說父的應許。(十四17註1)在行傳,為著門徒的工作,聖靈像一陣暴風颳過,降在他們身上作能力。(徒一8)在這裡,為著門徒的生命,聖靈像一口氣,吹入他們裡面作生命。主把聖靈吹入門徒裡面,藉此將自己分賜到他們裡面作生命和一切。這樣,祂在十四至十六章所說的一切就能成就了。如今那靈已經內住在我們裡面,可以在我們身上複製主當初所作的事,向人(朋友、聖徒)呼出、吹出靈,就是話,(六63)將主分賜到他們裡面作生命和一切(指素質方面),同時也差遣他們(指經綸方面)。
(董傳義)
上一篇|下一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