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認識、經歷並運用神的話(二)

〔讀經心得 139〕

 我們準備要更深入經歷主的話前,一定要留意,主耶穌曾把祂的“話”(即「道」),比喻作“種子”(生命的容器,盛裝生命的元素〔DNA〕、豐富和特性),而“撒種的比喻”(可四1~20)是一個認識神的話即道,非常重要、關鍵的屬靈比喻和啟示,所以「耶穌對他們說,神國的奧祕,……你們不曉得這比喻麼?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那撒種者所撒的,乃是道(婁格斯)。」(可四11,13,14)十一節破題是「神國」,主要論到關於神國的經綸,是個隱藏的奧祕,這奧祕已經向奴僕救主的門徒揭示出來。然而,因著神國的性質和特性完全是神聖的,並且神的國所藉以產生的元素,乃是神聖的生命和神聖的光,(見3註1,26註1與21註1)所以神的國,尤其神國的實際,就是今世真正的召會,(羅十四17)對天然的人還全然是個奧祕。這是需要神聖的啟示,才能明白的。十三節的「曉得」,指“裡面主觀”的領會;「明白」,指“外面客觀”的認識;這裡主強調,這撒種的比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必須要由裡面主觀的領會、經歷,才能明白(從客觀入門,再深入)聖經中一切的比喻、異象和啟示。

 十四節的「道」原文是“婁格斯”,指常時的話,重在“素質”方面(參約一14)。我們把十一節和十四節連在一起領悟,就知道主撒的種子在好土裡長大、成熟,成為「神的國」,即“國度”-外在彰顯。(註:也就是約翰福音書中的「真葡萄樹」-內在實際,約十五1)凡種子落在好土裡,就會自然地發展、擴增,發芽、長大、長葉、結果;同樣,神的道落在我們心裡,只要合適地澆水、施肥、除草,也會自然地發展、擴增,在生命裡長大並結出果實。(參加五22)若不照這生命的原則發展、長大,必定那裡有錯誤、不正確,需要或尋找前面聖徒來幫助、供應、教導、帶領和成全。這最簡單、容易的道理,卻少有人注意或改正,以致召會裡滿了“老小孩”,總是生命不長大,或總是不能盡生機功用,其中最明顯的原因,不懂、不會,也不願意(出代價、花時間),吃、喝主(的道)。

 所以,要主撒的種子-主的話,真能在我們身上長大、結實(活出生命的實際),必須要在我們這一面“準備好土”,就如種子「落在好土裡,就發苗長大,並且結實,有的結三十倍,……」(可四8)這裡的「好土」象徵“好的心”;心是由靈的良心和魂的心思、情感、意志構成,沒有為屬世的交通往來所硬化,沒有隱藏的罪,也沒有今世的思慮和錢財的迷惑。這樣的心讓出每一寸的地土,接受主的話,使主的話可以長大,結出果實,甚至結了百倍。(太十三8註1)種子是生命的容器-生命的元素、性質、特色和豐富等,都存在其內,只要合適栽種在好土裡,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自然發芽、長大、開花、結果;同樣,神的話也是生命的種子,要栽種在好土裡,才能長大、結實。要留意,主的話在我們心裡,經過一段相當時間,若沒有生命的進展、表現,一定是我們的心有問題、有難處,應該到主面前求祂光照,或與前面聖徒交通,請他為我們洗腳,(約十三14)這是不可免的。

 約翰福音中有一節關鍵、根本的話,「話(婁格斯)成了肉體,支搭帳幕在我們中間,豐豐滿滿的有恩典,有實際。」(約一14)這裡的「話」就是常時的話,指長篇的話,也可譯作「道」,即講道的道,與雷瑪的即時的話-較短的指示、命令、吩咐相對,較容易領會;道(婁格斯)重在素質-內在生命,話(雷瑪)重在經綸-外在工作。「話成了肉體」,把話(神)和肉體(人)奧秘地連接、調和在一起,藉話改變、更新人的肉體,其實主要指人的魂,(羅十二2)不僅適用在主耶穌(無罪的)身上,也適用在我們信徒(有罪的)身上,可應用主說撒種的比喻,使我們曉得(用靈主觀的領悟)、理解(用更新的魂客觀明白),種子栽種在好土裡而結實;同樣聖經的話進入我們心裡,長出生命的果實(參加五22)。因此,有些前面弟兄說,讀經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就是「道成肉身」,其實如今我認為我們讀經唯一正確的路,就是「道成肉身」,將聖經的道在我們身上活(遵行)出來,有「恩典」-神在“子”(不只是獨生子,也是眾子)裡給我們享受、有「實際」-神在子裡給我們實化。所以這裡的恩典和實際,都不是道理或知識的,而是真實的和經歷過的,所以讀經和實行主話應該是同一件事。正如雅各說,「你們要作行道者,不要單作聽道者,自己欺哄自己。」(雅一22)

 至於,我們如何是好土?主頒佈國度憲法,一開始就講到國度子民的性質,其中有兩節經文直接與人的靈和心(就是這裡的「土」)有關:「靈裡貧窮的人有福了,」(太五3)和「清心的人有福了,」(8)前節的「靈」非指神的靈,乃指人的靈,就是人最深的部分,是人接觸神並領悟屬靈事物的器官。人的這一部分,必須是貧窮的、倒空的、卸去舊有的,才能領悟並得著屬靈的(不是物質的)諸天的國。「靈裡貧窮」不僅是指謙卑,更是指我們的靈,我們人的深處,完全倒空,不持守舊時代的老東西(如讀經的方法),卻卸去舊有的,以接受諸天之國的新東西。「有福」,原文含快樂意。有福了,也可譯為福樂了(後文同)。後節的「清心」是目的專一,只有一個目標,要完成神的旨意榮耀神。(林前十31)這是為著諸天的國。我們的「靈」是“接受”基督的器官,(約一12,三6)我們的「心」是基督(話,約一14)這生命種子生長的土地。為著諸天的國,我們需要靈裡貧窮,靈裡倒空,使我們能接受基督;我們也需要心裡純潔專一,使基督能在我們裡面毫無攔阻的長大。

 另外,我還想起舊約有一例子,「神對雅各說,起來,上伯特利去,住在那裡;要在那裡築一座壇給神,……雅各就對他家中的人,並一切與他同在的人說,你們要除掉你們中間的外邦神像,也要自潔,更換衣裳。」(創三五1,2)此時,雅各已較成熟,他聽見神的話後,不是即刻照神的話去行動,而是先豫備自己和家人(是好土),對付「偶像」是一切頂替真神的事物。為著伯特利-神的家,偶像必須除掉。(林後六16)不僅如此,凡是不潔、污穢、玷污之物,都必須清除。(七1)要使伯特利成為實際,舊人同其舊生活樣式,也必須脫去;新人同其新生活樣式,就是召會生活,則必須穿上。(弗四22~24)阿們!

(董傳義)

上一篇下一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