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神的國 ── 從禧年、撒種比喻到耶穌變化形像
〔讀經心得 136〕
路加福音是記載「人救主」 ── 耶穌基督的事蹟。其中有三段極重要,且與神的國相關的經文:(一)主宣揚恩典的禧年(路四14~30),(二)用撒種比喻神國的奧秘(八5~10)和(三)祂登山變像(九27~36),連在一起默想,會領悟很深奧的屬靈意義且與人救主的職事有密切關聯。以下我們將依序追求、默想,定會蒙光照,而對神的國有所認識,甚至得著更深入、主觀的經歷和享受。
頭一段論到「禧年」,是舊約中,神給以色列人莫大的拯救、救恩。(利二五8~17)「禧年」可能與公綿羊這辭有關;意,呼喊的時候,或吹公羊角的時候。吹公羊角表徵「傳揚福音」,在新約禧年時,向所有被賣給罪的罪人宣告自由,(路四18~19,徒二六18)使他們可以歸回神和神的家,喜樂歡呼著享受神的救恩。
其實,在整本新約聖經中,僅有路加四章題及禧年,作主耶穌在地上職事的起始 ── 傳揚福音。祂展開書卷,找到一處上面寫著:「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膏了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去宣揚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復明,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宣揚主悅納人的禧年。」(路四18,19)主挑選的經文(賽六一1,2),頭一句話便是「主的靈」,「膏」(差遣)祂,特別強調主職事的第一個使命 ── 傳福音與(主)「靈」和(父)「膏」有密切關係;我們今日傳福音,也必須在靈裡,奉主的靈差遣(絕不是自己揀選或喜好),出去傳福音,而且這福音不只是得救、不下地獄(火湖),那麼簡單、膚淺,而是得著、享受禧年,即所預表的「新約時代」(「恩典時代」、「召會時代」)。禧年有兩項主要的福分,就是各人歸回失去的產業,並從奴役得著釋放、自由。(利二五8~17)我們要掌握這兩項福分,並真實加以應用。
歸回自己的產業,以及得自由歸回本家,表徵在新約的禧年裡,信徒已經歸回神,就是他們所失去的產業 ── 「基督」,並且從一切捆綁得釋放,回到「召會」(神的家)。總之,禧年就是耶穌將我們帶進基督與召會實際裡,滿有經歷和享受;其實,基督是頭,召會是身體,(弗一22,23)換句話說,我們接受、經歷禧年的福,就成為「那基督」,(林前十二12註2)的一部分,也就是(團體)「新人」。(弗二15,四24)
之後主又說,「我也必須向別城傳神的國為福音,因我奉差遣正是為此。」(路四43)這裡「神的國」,必定與前文的「禧年」有關聯。耶穌帶進禧年的福音後,祂進一步啟示神的國,這是非常深奧、不容易領會的屬靈過程,我們要將它們連接在一起聯想,有更深入地領悟。到九章,主再次題起神的國,不過主不是用講的,而是用活的(彰顯、展覽),因為祂知道,門徒(我們一樣)仍不明白、理解(用魂),也沒有真實經歷和享受(用靈),祂就用自己變化形像的異象啟示門徒(我們),主觀(指親眼「看見」)地認識,只有耶穌在榮耀(神的彰顯、照耀)裡變化形像,就是看見「神的國」。(十七21註1)
再仔細追求第二段,「那撒種的出去撒他的種子。……落在好土裡,生長起來,結實百倍。……祂說,神國的奧祕,只給你們知道。……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神的道(婁格斯)。」(八5,8,10,11)主耶穌基督作生命的種子(主就是道,約一14),撒到祂的信徒,就是神的選民裡面,並發展為一個範圍,就是神的國,使神在祂神聖的生命裡,能在其中掌權。神國的入門是重生,(三5)其發展是信徒在神聖生命裡的長大(彼後一3~11)、結實百倍。換句話說,我們需要祂在我們(心)裡面長大,直到祂變化形像,而在我們的經歷裡結果實(或開花),成為神國的彰顯。所以,神的國在今天是召會的生活,是忠信的信徒在其中生活的,(羅十四17)並要發展為要來的國度,作得勝聖徒在千年國裡(啟二十4,6)所承受的賞賜。(加五21,弗五5)這樣的國,就是出於神生命的國,乃是救主在這裡當作福音,好信息,所傳揚給與神生命隔絕(弗四18)之人的。
最後第三段,一開頭主便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還沒有嘗到死味,必看見神的國。」(路九27)特別強調「看見」,表示使人能主觀(親自眼見)明白、瞭解神的國,接著「耶穌帶著彼得、約翰和雅各,上山去禱告。正禱告的時候,祂的面貌就不同了,衣服閃耀白色。」(28,29)二十八節暗示,我們要在主的帶領、幫助下看見神的國,不但要「上(高)山」,還要「禱告」。這裡「上高山」必是指我們要得著異象,必須遠離宗教的環境;要看見變了形像的基督,就需要上到高山,遠超過地平(的遮蔽)。二十九節啟示,「正禱告的時候」,主變了形像,暗示,我們要有變化形像,即神的國的異象,必須「禱告」到主裡。「祂的面貌就不同了,衣服閃耀白色。」表示祂的全人有一種非常奇妙的變化、顯現;在祂裡面的「榮耀」(神的彰顯)照耀出來,就是主的變化形像和國度的顯現。主耶穌變化形像,指祂的人性被祂的神性所浸透、飽和;這個變化形像,就是祂的得榮耀,等於祂在祂國裡的來臨,即主前面說「看見神的國」(27)不過,這裡主登山變像,是主即時的表現;而如今在我們身上也可複製,卻需要經過長時間(一生)的過程。(參林後三18)
這段話結束在,「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祂。聲音住了,只見耶穌一人在那裡。」(路九35,36)三十五節,是父神啟示的話,打住前文彼得說,「搭三座帳棚」等(33)糊塗的話 ── 以為神國裡有許多(偉或聖)人,其實只有一人耶穌;神接續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這裡神對祂的兒子用「揀選」,暗示不是指「獨生子」(不必揀選),而是指「眾子」(需要神揀選,羅八19,來十二8),可證明這裡的「耶穌一人」,不是指單個人,而是指團體人,(參「那基督」,林前十二12)所以,在神的國裡,耶穌變了形像將會應用、複製到我們身上。(林後三18)
其實,從路加十七章二十二至二十四節證明,神的國就是救主自己。當法利賽人問祂時,祂就在他們中間。救主在那裡,那裡就有神的國。神的國與祂同在,祂將神的國帶給祂的門徒。祂是神國的種子,撒在神所揀選的人裡面,發展為神掌權的範圍。(見路四43註2)祂復活以後,就在祂的信徒裡面。(約十四20,羅八10)因此,今天神的國就在召會裡。(十四17)
(董傳義)
上一篇|下一篇|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