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二大組姊妹聚會 ─ 在養育幼兒事上的領會與學習
〔交通報導 229〕
如果今天的信息有一大段落是錯誤的,請問你會一張一張拿回來修改?還是打開電腦修改電子檔再重印呢?小孩就是我們做父母的複印品,所以小孩出問題了,不是要改小孩(改複印品),首先要調整的是父母(即原稿),原稿正確了,不論印多少,都會是正確的。家庭生活就是影印機,父母的情形如何,就透過家庭生活複製在孩子的身上。
其實,談教養兒女之前,最先要調整的就是父母自己。父母的狀態如何,直接關係到孩子的情況,父母狀態好、孩子們就好,父母焦慮易怒、孩子們的情緒也會不穩定。
每個人開始當父母都是第一次,所以很容易在潛意識裡,將我們父母教養我們的方式,套用在我們的下一代,無論好的、不好的,適合、不適合的,統統用上。在心理學有一個名詞「代際創傷」,意思是,心理創傷在一代人身上發生以後,會影響到下一代,甚至影響下下代的心理現象。這情況在我身上就很明顯,因我曾在成長過程中受過傷害,所以我在教養小孩時,不經意地就會帶出我父母的養育方式。雖然我不喜歡這種養育方式,偏偏我有些部分就是延續他們,並且使用在我的兒女身上。我不喜歡他們的方式,但我卻活成他們的樣子。因此,我告訴自己,不希望我的孩子像我一樣有心理創傷。
這部分有一個破解方式,就是有意識地、有規劃地調整自己的養育方式,切斷兩代之間不好的連結,讓下一代有一個全新的開始。我們若能照著以弗所書四章20~23節:「在從前的生活樣式上,脫去了舊人,…而在你們心思的靈裡得以更新,…」生活行動,並按以弗所書註解提到的「學了基督」:基督對我們就不僅是生命,也是正確的原稿。祂在地上的生活中,設立了一個模型,而我們只要照著祂的樣式跟祂學。
我實際的作法就是:
- 開始搜尋許多教養影片、去上免費的教養課程。
- 向姊妹們請教和學習,跟怡玲學習如何讓小孩喜歡喝水、向宜樺學習如何讓小孩願意分享玩具、向怡君學習如何藉著孩子傳福音;有些是為著孩子外在行為的調整,有的是性格的培養,也有召會生活的學習,以上我都能夠在召會生活中觀察到並學習到。
- 自我身分的認定和調整。需要了解自己、整理自己、與自己和解,即治癒受傷的內心;當我的狀態正確了,對待孩子的方式就可減少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