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深入讀經並研讀預言
〔讀經心得 94〕
新約聖經最末一卷書-啟示錄,最後一段論到結語-主最後的警告,與使徒末了的禱告(啟二二6~21)。其中天使(代表主)三次題到,「我必快來!」(7,12,20)警告我們,因為祂第二次來,不再是憐憫的或恩惠的,而是公義的、報應的審判者。當然對得勝者而言,祂這話也是鼓勵和激勵。
不過,十二節題到,「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這裡強調賞罰是照各人(指每位信徒)的行為,所以不再按「因信稱義」,即「人得稱義是藉著信,與行律法無關。」(羅三28)卻要求「合格」的行為,那就要看前面七節,「看哪,我必快來!凡遵守這書上預言之話的有福了。」(啟二二7)所謂合格的行為是指「遵守這書上預言之話」,這裡的「書」狹義指本書-啟示錄,廣義指全本聖經,尤其強調「預言」,指當時尚未應驗主(或神)的話。因此我們活在「末世」(指主不久將再臨)的聖徒,特別在主恢復裡的聖徒,為將來面對主(祂再來),該如何讀經,尤其研讀預言,而「真知道」,千萬不可馬虎認識、敷衍了事,到「那日」就知道其嚴重性。難怪在整本聖經即將結束前,主三次提醒、警告我們。
聖經是一本非常準確的書,一個字都不能錯、不能差,人只要稍稍馬虎一點,就會把神的話漏掉或疏忽。譬如舊約的預言中說,神要賜給祂的子民一位彌賽亞,即受膏者。但猶太人不知道耶穌生在伯利恆(太二1),以為他是從加利利出來的,被稱為「拿撒勒人」(23),就拒絕他,而錯過了彌賽亞在他們那個時候的來臨,這錯誤造成猶太教的失敗。今天我們對預言也可能只是概括的認識,不是那麼準確或仔細,因而漏掉一些細節,這會導致我們錯過基督第二次來臨,並受到虧損。
至於我們該如何深入讀經,知道預言之話?以下就引用幾節相關經文,有些交通、分享。使徒彼得有一句話,對我個人最有幫助,就是「我們並有申言者更確定的話(婁格斯),你們留意這話(原文無「這話」),如同留意照在暗處的燈,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你們就作得好了。」(彼後一19)這裡有四個動詞:「有、留意、直等、作」。依序瞭解,非常有意義,也是我們讀經的關鍵要點,值得特別注意。
首先,要認真讀經且研讀預言,不僅記住(在魂裡)神的話,且要讓這話「住在(在靈裡)我們裡面」(西三16)。這是「有」的內在意義。
其次,「留意」有小心、注意、謹慎和聽從等意思(尋根版),就是要細心研讀,有時候更要像主耶穌說的「會意」(太二四15),原文意省悟、領悟、明瞭、考慮、想像(尋根版),暗示要省悟、明瞭,以免誤會。彼得把經上申言者更確定的話,即「預言之話」(啟二二7),比作「照在暗處的燈」。這指明今世乃是黑夜裡的暗處(羅十三12),這世上的人都是在黑暗裡行走、活動;而經上申言者的話猶如信徒的明燈,傳輸屬靈的光(不僅供人心思理解的字句知識),照耀在他們的黑暗裡,引導他們進入光明的白晝,甚至經過黑夜,直到主顯現的那日、天發亮的時候。在主這陽光顯出以前,我們需要祂話的光,照耀我們的腳步。(錄自彼後一19註3)
第三,「直等」是有目的、有盼望的等待,原文意直到那一位(或那一刻),即「天發亮」。這是隱喻,說明滿了亮光的時候即將來到,如同晴天破曉,有晨星於黎明前在那些蒙光照的信徒心裡出現。這些信徒藉著留意經上照亮人的預言之話,得了光照而被照明。在背道的時期,信徒留意這事,就作得好,使申言者的話如同明燈,照透背道的黑暗,直等到天這樣向他們發亮。這促使並鼓勵他們切切尋求主的同在,並且儆醒,使他們當主在祂來臨(巴路西亞)的隱密部分,像賊一樣來到時,不至於見不到主。(太二四27註1,帖後二8註4)
因此這隱喻必是將來世,國度時代,比作那要在主顯現(來臨)時(16)發亮的天。那時主是公義的日頭(瑪四2),祂的光要照耀出來,衝破今世黑夜的幽暗。在這之前,主要在黑夜最深時,像晨星一樣(啟二28,二二16),向那些儆醒渴望祂可愛顯現的人顯現(提後四8)。他們因著申言者之話的照耀蒙了光照,這話能把他們引到那要發亮的天。聖經的話如燈照在暗處,我們若留意,會叫我們在基督作晨星實際顯出前,就得著祂在我們心裡出現,照耀在我們所處之背道的黑暗中(錄自彼後一19註4)。
第四,「作」原文意,造成、使發生、成就、行、遵守,這點常因為主是憐恤的和滿了恩典的,而容易受到疏忽。在這裡,「作」是指「行為」很重要,接著「得好」不是人稱讚,而是指主對奴僕說:「好!」(太二五21,23)這更為重要,更勉勵人、使人更得安慰。(參林前十四3)
實際上,彼得這節話明顯暗示,今世是黑夜,要「有」(正確讀經)「申言者更確定的話」,也就是「書上預言之話」;還要「留意」(藉禱讀、研討)而領會,甚至意會申言者的話,像在暗處的「燈-是我們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進一步成為晨星,「直等」到天亮,看得見而作(行)得好。這就必須去「作」,使之實行、發生在我們身上,是主觀實際的,不是客觀道理的。由此可知,彼得講到申言者更確定的的話,不只要我們讀讀、背背、講講和傳傳而已,其實最主要的,最後目的是使我們能遵守、實行,那日主就會照我們各人「所行」的,報應我們。阿們!
(董傳義)
上一篇|下一篇|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