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如何成為得勝者

〔讀經心得 36〕

 啟示錄二、三章論到七個地方召會,在這七個召會的七封書信中,約翰都提及「得勝的」。這乃是指他們勝過眾召會墮落的光景,含示每個地方召會,無論在何時間、地點,也無論光景好或不好、得勝或失敗,都有得勝者。即使像沒藥的士每拿召會為主受苦,或像非拉鐵非召會有弟兄相愛的剛強見證,主仍然要向她們呼召得勝者(啟二11,三12),表示不是全召會都是得勝者,其實只是少數者,正如後文的「婦人生了一個男孩子」(十二5)中的男孩子,象徵神子民中較剛強的部分。這男孩子將來要用鐵杖轄管萬國,指明男孩子是由「得勝者」(二26,27)組成的;而這婦人身披日頭,腳踏月亮,頭戴十二星的冠冕,暗示神在三個時代(列祖、舊約和新約),所有的子民構成了這婦人,他們都是發光者。但男孩子仍符合得勝者是少數人的原則,而主的恢復就是今天神經綸的「實行」,只能藉男孩子,即團體的得勝者來完成。

 至於怎樣的人是得勝者呢?倪柝聲弟兄曾用基甸的三百勇士來比喻、說明。(詳見《倪柝聲文集》第十一冊138,139頁)原本有三萬二千人跟隨基甸,但神對他說:「跟隨你的人太多,……現在你要宣告使百姓聽見,說,凡懼怕戰慄的,可以離開這裡回去。於是有二萬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萬。」(士七2,3)這裡的「懼怕戰慄」其實就是指對神沒有信心。要作得勝者必須有異象,認識神的經綸,而且有信心接受且進入。勇敢、不懼怕是外在的表現。

 然後,神又要基甸挑選只用手捧到嘴邊舔水的,其餘都屈膝跪下喝水的人全都不要。經過挑選後所剩下的三百人(6,7),暗示他們有機會放縱而不放縱,就是不為著肉體的人,是經過十字架對付、否認己、喪失魂生命的人。這樣的人,神能用他。「三百」人也有屬靈的意義,三百(300=3x5x2x10)包含:三(復活)、二(神人配搭、建造並見証)、五(神人一同負責)、十(今世的完整、完滿,雙倍〔指神和人兩面〕的負完整、完全的責任)。

 然而,神要如何與基甸合作,將這三百人調和、配搭、建造在一起,成為團體的得勝者,如同「一個男孩子」呢?三百人不及三萬二千人的百分之一,暗示得勝者應該是召會中的少數,這或許會給那些想作「大工」的同工或負責弟兄一個警惕,不要想作多、作大,卻要建造和得勝。不過我個人很好奇,也想尋求,如何能得著或被成全為得勝者的路,基甸的故事中有答案嗎?

 接著在士師記七章裡提到,基甸聽見一位仇敵作夢見到「一個大麥圓餅」(13),當然這是神給他很重要且關鍵的異象和啟示,基甸作為一位帶領、負責者,把神揀選的三百勇士,調和、建造成一個「大麥圓餅」。他們這許多人調和成為一個,如同素祭中「調油的無酵餅」〔利二4〕。這裡「大麥」是各類穀物中最早成熟的,所以預表復活、初熟的基督。餅是給神和人享受的,使人得飽足、供應,而有能力;另一面,圓餅也像大輪,預表神經綸中的行動(結一15註2)。「輥入」(士七13)敵營,「輥」預表行動使情勢完全翻轉,所以將它稱為「耶和華和基甸的刀」(18)。神似乎沒有進一步給更仔細、更具體實行的成全,只有暗示結果,沒有明示過程(或手續)。

 基甸挑選三百勇士是完全照神的吩咐,但他如何成全或訓練這三百人成為得勝者,本書中並未記載。或許基甸根本沒有作什麼,因為神沒有指示。為何這麼重要、關鍵的事,作者撒母耳反倒忘了或疏忽了,當然不是如此。我認為神是故意不要我們以為,團體的得勝者是外面的、人為的;反倒是內在的、素質(所是)的。不需要屬靈大漢來帶領、成全,反倒要大家自然而然地在生活中,藉著屬靈的調和、配搭和建造出來的。

 基甸之所以沒有信心,是因為他看不見、聽不到,甚至感覺不到而害怕(10),就像神對害怕、逃命的以利亞說,「我在以色列中為自己留下了七千人,都是未曾向巴力屈膝,未曾與 巴力親嘴的。」(王上十九18)那「七千人」預表得勝者是隱藏的。所以這裡神用夢境中的異象來表達、隱示,得勝者不是訓練或人工作出來的,而是在召會生活中,操練而在生命裡長出來、活出來的。阿利路亞!

(董傳義)

上一篇下一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