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半舍客勒的奉獻

〔讀經心得 122〕

 出埃及記三十章的記載頗為奇特,摩西在敘述帳幕及其中器物時,講過香壇(出三十1~10)後,不繼續講洗濯盆(17~21),也不講香(34~38),反倒插入一段看似與帳幕器物不相關的話,論到遮罪的銀價(11~16)。

 特別是在講過大祭司亞倫收拾燈和點燈時,要燒這香,含示禱告是為蒙光照(暴露罪)和神榮耀的照亮(見證);之後又提到大祭司一年一次,用贖罪祭的血為香壇遮罪。接著就順著遮罪的思路,提起數點以色列人,各人要把為自己遮罪(15)的半舍客勒贖價給耶和華為舉祭。「半舍客勒」表徵那靈的初嘗、豫嘗、保證全享就要來到。(羅八23,林後一22,弗一13,14)十舍客勒的「十」表徵完滿或完全(創二四22註2)這樣特殊的行文方式應是暗示,在禱告、蒙光照為著彰顯神榮耀後,每個聖徒都必須出代價、奉獻贖價,為自己遮罪,也為著神的建造(二五2)。這裡或許還有更深一層的寓意,每一位蒙神潔淨的選民,都是衪建造所用的器皿(羅九21~24,提後二21)。

 半舍客勒不是個大數目,但半客克勒的奉獻卻很重要,它是經聖第一次提及錢財的奉獻。神要以色列人每一個二十歲以上(成年)的男丁奉獻「遮罪銀」半舍客勒。這奉獻是奉獻錢數最少卻最普遍或人數最多的,所以是最基本的奉獻功課,你我應該認識、看重、學習。

 首先,神要摩西數點二十歲以上的以色列人(男丁),計算總數。計算原文意為「舉、拿、承擔」;總數亦可譯作「頭、頂、高點」。因此「計算總數」有數人頭,按人頭承擔等意思,每一個被數到的都該承擔。這一次數點應該就是民數記數點成軍的數點(民一2,3),因為數點總人數(出三八26)正合民數記數點人數(民一46)。這含示以色列人成軍時,必須有一次「團體的奉獻」。每個數點到的人要為自己(直譯「他的魂」)把贖價半舍客勒給神,免得數的時候在他們中間有災殃(出三十12)。

 這裡「贖價」與約櫃的「遮罪蓋」有相同的字根,即十五節的「遮罪」,也就是遮罪銀的遮罪。這樣就把本章中的贖價和遮罪銀,聯於遮罪和約櫃上的遮罪蓋(施恩座),就是神和人「相會」之處。因為神與人相會時,人的魂必須被遮蓋。二十歲以上的男丁被數點前,必須奉獻作贖價,為遮蓋自己的魂,免得因數點,神看見魂的污穢而遭擊殺。因此半舍客勒銀子乃是預表基督的救贖。

 數點就是被神佔有;計算總數表徵神看重整體(全以色列人)且個個擔負責任。所以這含示當人滿二十歲(長大並成熟)歸神佔有、使用時,必須付代價將自己的魂贖出,不用天然、屬魂的己服事神,否則會遭致災殃。半舍客勒是十季拉(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說出我們付的代價,對自己(人性)是十季拉,就是完全擺上,徹底對付(魂)。半舍客勒也是一比加,預表一個單位。然而對神(神性)卻是半舍客勒,只是一半,需要另一半,就是需要加上基督,與基督調和,就如彼得從主所得的啟示(太十七27),「一塊錢」原文為「一舍客勒」。所以這半舍客勒是獻與神的舉祭,也是遮罪銀。舉祭預表高舉、升天的基督。因此半舍客勒雖是我們的經歷、付出和擺上,卻不是我們自己,而是升天、高舉的基督藉由我們的奉獻而呈現的,為著神在地上的需要與權益,就是為著建造帳幕與編組成軍。

 摩西從以色列人收這遮罪銀,是作為會幕事奉之用,可以在耶和華面前為以色列人作記念,為他們遮罪。「遮罪」直譯「遮蓋魂」(三十16)。交半舍客勒銀子,是給神用來為著兩個目的:第一是編組成軍(見12註),第二是收取銀子為著建造帳幕。依照三十八章二十五至二十八節,這些銀子是一百他連得,相當於三十萬舍客勒,一他連得等於三千舍客勒,其中大部分鑄造成豎板的九十六個卯座,以及幔子柱子的四個卯座。另外的小部分(一千七百七十五舍客勒)作柱子上的鉤子、包裹柱頭並作聯絡的杆。卯座是為著立定,鉤子是為著聯絡,都是會幕建造所必須、所支撐、所聯絡的。

 用今天的語言表達,這半舍客勒奉獻是為著基督(宇宙)身體的建造,也是為著身體的一,使各地方召會乃至每位信徒,在身體裡同心合意,在一裡配搭並調和(林前十二24)。

 在新約裡,這半舍客勒稱為「殿稅」(太十七24),用於聖殿(預表基督身體)。也因為每位二十歲以上的男丁都奉獻,所以又稱作「丁稅」(十七25)。今日,對所有的聖徒原則也相同。每一位屬主的、服事主的聖徒都該為身體的建造和神的權益爭戰,擺出自己的半舍客勒。無論貧富、男女、老少都無例外,不可多交,也不可少交。只要有心,在基督身體裡有分的信徒,都需要操練捨棄魂,在基督的救贖裡,將自己的魂贖出來,而在升天的基督裡成為軍隊,為神的權益爭戰。人人擺上自己的一份為著祂身體在地上的需要。神喜愛樂意施與的人(林後九7)!

(董傳義)

上一篇下一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