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主的恢復需要申言者
〔讀經心得 83〕
以斯拉記五章一開始便記載兩節很關鍵的經文,「那時,申言者哈該和易多的孫子撒迦利亞,在臨到他們之以色列神的名裡,向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猶大人申言。於是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都起來,動手建造在耶路撒冷神的殿,有神的申言者與他們同在,幫助他們。」(拉五1,2)
這裡1節的「那時」是指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受到仇敵攻擊、破壞的時候(四1~24)。「於是,在耶路撒冷神殿的工程就停止了,直停到波斯王大利烏第二年。」(24)重建之工得以繼續,是因著申言者哈該和撒迦利亞申言的勉勵和幫助。(1,2)
在以色列人中間的神治行政裡,有三種職分:祭司、君王和申言者。大祭司的職責是將有關神百姓的事帶到神面前,等候神藉著烏陵和土明即時的說話。(出二八30與註)然後大祭司將神的決斷和指示,傳給負神行政責任的君王,付諸實行。每當祭司與君王軟弱不能勝任,神就興起申言者為祂說話,以加強並輔助祭司職分與君王職分。(撒上三11~21,撒下十二1~25)
1節最末的話非常重要,申言者必須「在臨到他們之以色列神的名裡」,明白表示申言者是在「神的人位」裡說話,向眾人申言。2節明顯啟示,代表君王職分的所羅巴伯和代表祭司職分的約書亞,都「順服」申言者的話(吩咐),都起來重新動手建造在耶路撒冷神的殿。如此有神的申言者與他們同在,幫助他們;這是加強主恢復的標準模式和榜樣。
為著神在地上居所的建造,祭司職分與君王職分的職事都是需要的。帳幕是藉著大祭司亞倫,和代表神聖權柄的摩西立起的;聖殿是在大祭司和所羅門王指示下建造的;聖殿的重建,是藉著約書亞的祭司職分,和猶大省長所羅巴伯(該一1)的領導完成的。在建造恢復的聖殿時,約書亞和所羅巴伯都有幾分軟弱灰心;因此,神使用申言者哈該和撒迦利亞為祂說話,加強並勉勵約書亞和所羅巴伯。(見哈該書和撒迦利亞書)在神的經綸中,祭司職分和君王職分要存到永遠(啟二二3,5),而在千年國時代和永世裡,申言者職分將不再需要。(但九24與註4)
這段歷史使我們看見,主的恢復並不會一路順風,總會遇見風波、破壞,受到打岔、停頓,甚至衰弱。此時,神就興起申言者來加強、復興以色列人,如「申言者哈該」(該一1)和「易多的孫子撒迦利亞」(亞一1)。他們名字都含有屬靈的意義。「哈該」意「耶和華的節期」,「撒迦利亞」意「耶和華的記念」,這都符合時代背景和神的心意。另外,這裡還特別題及撒迦利亞祖父的名字-「易多」,這個名字意「他的見證或適時的」(尋根版),似乎暗示撒迦利亞適時申言,為神作見證。在今日,主恢復的召會也可能有相似的難處,聖徒需要迫切向主禱告、祈求,求主興起申言者,或請出經學家適時幫助召會。(詳見「尼希米和以斯拉的配搭與領導」)阿利路亞!
(董傳義)
上一篇|下一篇|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