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如何讀經(二)

〔讀經心得 41〕

 在前一篇「如何讀經(一)」,雖然摘要地提出三處經文,點出讀經的要點、竅門。大家也都知道讀經對信徒而言,是極重要且關鍵的屬靈功課。但是在真正實行上,仍滿了困難,難以入門。

 我們常狹義地講「讀經」,就是讀經時要嚴肅、認真,要先禱告,並且用靈接觸、接受神的話。但事實上,「用靈」讀主的話,用最深處摸著並接受神的話,並不容易真實作到。我們讀經不多久之後就會發現,最難克服的至少有三方面:第一,沒有恆心、毅力,一遇到打岔就停擺;第二,讀不出亮光和享受,只好憑著好性格,勉力為之;第三,就算偶爾有點亮光和享受,仍談不上讀出異象或啟示,更少有經歷、更新變化,使讀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若改用廣義的方式來說讀經,也就是從聖靈和生命角度來認識讀經,那就很不一樣了。讀經至少應當包括三方面:「來到神面前」(進至聖所)、「聆聽祂的話」(在二基路伯中間,民七89)、「尋求、疑問和祈求等交通和屬靈的互動」。按照聖經啟示,「人與神同在」,不如「與神對話交通」那般親密。因此,藉著讀經,能與神交通、對話,進入基督的心腸(腓一8)裡、思念(二5)祂的經論。這是最屬靈的經歷。以下是兩個實例。

 第一個例子,摩西死前神吩咐約書亞,「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默想,好使你照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謹守遵行。」(書一8)這是神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接講到讀經。這裡的「律法書」當然是指摩西五經,摩西剛死不久,神便如此告訴約書亞,可見讀經何等重要。許多經上的話,摩西傳講時,約書亞就在現場,但他仍須要讀經。由此可知,讀經不在於知不知道,甚至不在於瞭不瞭解,而在於有沒有吸入「神的呼出」,吸入靈和話。

 這一節經文有三個重點,其實就是讀經的要點。第一,要用「口」,要出聲朗誦;最好儘量利用機會,對聖徒或朋友講說(看見)、傳講(負擔)和見證(經歷)。第二,要「默想」,不是我們一般所理解的不發聲,此字原文有很多意思(詳見「讀經」),不是知道或增加知識,而是照著這話學習、操練和運用,由「靈」進步到「魂」。第三,要「謹守遵行」,因為只有靈裡光照、充滿、焚燒,魂裡火熱、感動並立志,雖然很好,但還是不夠,還沒到家,必定要像基督一樣「話成了肉體」,把所讀的經文真實從肉體活出來、彰顯出來,這就是「敬虔」(提前三16註1)。

 第二個例子,主耶穌復活後向下以馬忤斯的兩個門徒說,「無知的人哪,申言者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靠得太遲鈍了。」(路二四25)這節經文提示,讀經必須要在靈裡,用信心且要敏銳,不能遲鈍。「於是從摩西和眾申言者起,凡經上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27)這是唯一一次主自己帶領讀經,包含摩西的律法、申言者的書和詩篇(44),就是全部舊約。主是用鳥瞰、全本完整講解,使人明白。這明顯指出,從人的「靈」(信心)進入人的「魂」(明白、領會)裡。

 「到了同他們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開了,這才認出祂來;耶穌就從他們面前不見了。」(30,31)這兩節話的啟示很深奧、豐富,暗示只有讀經、講解,還不足,還沒真看見,還需要主親自與我們一同「坐席」。當主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我們(詳見太二六26註1,2,可十四22註2),這時門徒的眼睛開了,才認出祂來。這裡似乎啟示我們,要藉讀經,把主讀出來,而且讓主調進我們的生活(吃、喝所預表)。「擘開餅」就是認識基督的身體和人的魂需要被破碎,使靈出來。結果,「他們彼此說,在路上祂和我們說話,給我們解開聖經的時候,我們心裡豈不是火熱的麼?就在那時,他們起身,回耶路撒冷去,」(路二四32,33)兩位得著解開聖經的門徒,不僅心裡火熱,更改變行動,轉向回耶路撒冷(預表地方召會)。

 所以,讀經前先呼求主、禱告、祈求主,這絕不是儀文、作法,而是要主與我們一起讀經,將祂的話用吃的(不用讀的),貫穿並充滿我們全人,從我們的「靈」,到「魂」,再到「體」;也就是用信心接受,明白、領會,產生實際行動。

(董傳義)

上一篇下一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