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艾城的失敗 ─ 亞割谷
〔讀經心得 19〕
以色列人進入美地,在攻打耶利哥城大勝後,接著就將面對艾城。這兩城的名字有隱藏的含意,「耶利哥」原文意為明亮、芳香;「艾」意為亂堆、毀滅。顯然,前者是積極、正面的,而後者是消極、負面的。因此,這兩城的爭戰各有代表性、豫表性,因為成功之後,常是失敗。這二城的名稱,對後人有儆醒、警惕的含意。
約書亞記七章頭一節點出要點,「以色列人在當滅的物上犯了不忠實的罪,因為猶大支派中,謝拉的曾孫,撒底的孫子,迦米的兒子亞干取了當滅的物;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以色列人發作。」(書七1)其中「當滅」一詞在六、七兩章重複用了多次(11,12,13;「除掉」,13;「毀滅」,六17;「當滅」,18;「殺盡」,21)。本詞原文直譯為「獻上」,在此有被神毀滅、除掉的意思。雖然只有亞干取了當滅的物,卻連累他的子女,更嚴重的是神的怒氣向整個以色列人發作,這是神重要的原則。猶大支派的「亞干」原文意煩惱、愁煩,或惹麻煩者。在寓意上,代表魂的失敗。
在毀滅耶利哥的事上,不需要爭戰。但在艾城,由於以色列人失去了主的同在(12),約書亞就為著爭戰打發探子。他們因著愚昧、驕傲和盲目,就輕視仇敵。探子向約書亞的報告,指明以色列人把神放在一邊。他們沒有求問神該如何攻打艾城;他們忘記神,只知道自己。以色列人憑自己行動,沒有尋求主的指引,也沒有主的同在。以色列人因著他們的罪與神分開(11,12)。以色列人在艾城失敗的關鍵,乃是他們失去神的同在,不再與神是一。
這次失敗以後,約書亞學了功課,知道要留在約櫃前與主同在(6)。至終,主進來對他說話,告訴他要作什麼(10~15)。我們在這段記載中該學習的屬靈功課乃是,我們這些神的子民該一直與我們的神是一;祂不僅在我們中間,也在我們裡面,使我們成為有神的人 ── 神人。我們既是神人,就該與主是一,與祂同行,與祂同活,並與祂一同行事為人。這是基督徒行事為人的路,神兒女爭戰的路,也是建造基督身體的路。我們若有主的同在,就有智慧、眼光、先見、以及對事物內裡的認識。主的同在對我們乃是一切。
11到18節,雖然這罪是亞干個人所犯,卻影響了神全體的百姓。因著這罪,神離開以色列人,收回祂的同在。這是約書亞和以色列眾人在攻擊艾城時,變得愚昧、驕傲和盲目的原因。以色列人想要往前,必須要先徹底對付這難處。以色列人找出犯罪的人(16~18),是藉著大祭司決斷胸牌上的烏陵和土明(出二八30)。到了21節,亞干供出,「我在所奪的財物中,看見一件美好的示拿衣服、二百舍客勒銀子、一條金子重五十舍客勒,我貪圖這些物件,便拿去了。這些物件現今藏在我帳棚內的地裡,銀子在衣服底下。」(書七21)
這裡頭一個字「我」一出來,下面發生的事就瞭然於目了。亞干貪圖三件事:1.摩登、時麾;2.財物、瑪門;3.金子、屬靈(外在)裝飾。我們的魂常在這三件事上惹麻煩,打岔神的心意,所以我們務要不斷操練靈(提前四8),心思置於靈(羅八6)並思念在上面的事(西三2)。
本章最末三節(書七23~26)記載約書亞如何對付以色列人在當滅的物上犯了不忠實的罪。他先把那些物件拿到約書亞和以色列眾人那裡,擺在耶和華面前;並把亞干的兒子、女兒、牛、驢、羊、帳棚、以及他所有的,都帶上亞割谷去。「亞割」原文意煩惱的,其字根就是二十五節的「遭禍」。「約書亞說,你為什麼叫我們遭禍呢?今日耶和華必叫你遭禍。於是以色列眾人用石頭打死他和他所有的,並將這一切用火焚燒。眾人在亞干身上堆成一大堆石頭,直存到今日。於是耶和華轉意,不發祂的烈怒。因此那地方名叫亞割谷,直到今日。」(25)
這兩節經文作為本章總結非常有意義。原本亞干犯下大罪,連累全體以色列人遭禍。但經過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認真尋求、徹底對付,使神「轉意」(即返回),將「亞割谷」變成「指望的門」。因為亞干父親的名字叫「迦米」,原文意我的「葡萄園」,豫表召會,這裡顯然符合何西阿書二章十五節的經文,「從那裡我必賜她葡萄園,又賜她亞割谷作為「指望的門」;她必在那裡應聲,與她幼年的日子一樣,與她從埃及地上來的日子相同。」(何二15)不只應用到「亞割谷」的歷史,並且賦予新約的意義和指望。(詳見「亞割谷 ── 指望的門」)阿利路亞!
(董傳義)
上一篇|下一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