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篇 自基督升天到這世代末了的世界史 ─ 第一印到第四印 1
【讀經】
| 啟6:1
| 羔羊揭開七印中第一印的時候,我觀看,就聽見四活物中的一個,聲音如雷,說,你來。
|
| 啟6:2
| 我就觀看,看哪,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拿著弓,並有冠冕賜給他,他便出去,勝了又要勝。
|
| 啟6:3
| 羔羊揭開第二印的時候,我聽見第二個活物說,你來。
|
| 啟6:4
| 我就觀看,看哪,另有一匹紅馬出去,騎在馬上的得了權柄,可以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又有一把大刀賜給他。
|
【禱讀】
| 啟6:2
| 我就觀看,看哪,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拿著弓,並有冠冕賜給他,他便出去,勝了又要勝。
|
在本篇信息中,我們來看頭四印,就是四匹馬和四個騎在馬上的。(啟六1~8。)
壹、羔羊揭開神行政的奧祕
啟示錄六章一節說,「羔羊揭開七印中第一印的時候,我觀看,就聽見四活物中的一個,聲音如雷,說,你來。」羔羊揭開七印,是緊接在基督升天之後。基督藉著成為肉體、釘死並復活,就完全夠資格在祂的升天裡揭開七印所包含神經綸的奧祕。因為神對受造之物的經綸包含在七印中,所以四活物很有興趣的分別宣佈頭四印的揭開。
貳、四馬競賽構成世界歷史
頭四印包括四匹馬以及騎在馬上的,猶如一場四馬競賽。四個騎馬的都不是真人,而是人位化的事物。顯然騎第二匹馬(紅馬)的,是戰爭;(啟六4;)騎第三匹馬(黑馬)的,是饑荒;(啟六5;)騎第四匹馬(灰馬)的,是死亡。(啟六8。)根據歷史事實,騎第一匹馬(白馬)的,必定是福音,而非指有些人所解釋的基督或敵基督。緊接基督升天之後,福音、戰爭、饑荒和死亡這四件事,便像四個騎馬的騎在四匹馬上,開始奔跑,一直持續到基督回來。從第一世紀開始,經過了這二十個世紀,福音不斷的廣傳,同時戰爭也不斷的在人類中間進行。戰爭總是造成饑荒,饑荒便帶來死亡。這些都要持續到這世代的末了。
一、騎在白馬上的
騎在白馬上的,是福音的廣傳。「白」表徵清潔、純一、公義並可蒙稱許。白馬象徵福音的傳揚不論對神對人,都是清潔、純一、公義並可蒙稱許的。
有些人說騎白馬的是基督,另有些人說是敵基督。我們經過許多研讀後,知道以上兩種解說都屬錯誤。解經必須依照原則。這裡的原則,就是騎在四匹馬上的都不是人,乃是人位化的事物。騎在第二匹馬上的是戰爭,騎在第三匹馬上的是饑荒,騎在第四匹馬上的是死亡。這三個沒有一個是指人,乃是人位化的事物。依照這原則,騎在第一匹馬上的,也必是人位化的事物。所以,一定不是指著基督,也不是指著敵基督。依照原則,那騎在馬上的,也必是人位化的。經過許多考慮以後,我們看出來,騎在這匹馬上的必是福音的廣傳。
1. 拿著弓,表徵已經打過仗
二節說,「我就觀看,看哪,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拿著弓,並有冠冕賜給他,他便出去,勝了又要勝。」弓帶著箭是為著打仗的。但這裡只有弓,沒有箭,指明箭已經射出,除滅了仇敵,並且已經得勝,使和平的福音得以構成。如今爭戰已經結束,和平的福音得以和平的宣揚出去。在十字架上,箭已經射中了仇敵的心,仗已經打過了,勝利已經得到了。因此,只有弓沒有箭,乃是宣告爭戰已經過去,勝利已經得到。
2. 得著冠冕,表徵福音的榮耀
二節又說,「有冠冕賜給他。」冠冕是榮耀的標記。福音已經戴上「基督的榮耀」為冠冕,(林後四4,)被稱為基督榮耀的福音。我們所傳的福音,是以基督的榮耀為冠冕的福音。我們不僅傳恩典的福音,也是傳榮耀的福音。
3. 出去並得勝
二節又說,「他便出去,勝了又要勝。」勝了又要勝,或作征服了又要征服。歷代以來,福音無論傳到那裡,都征服並勝過了各樣的抵擋和攻擊,直到今天仍是得勝。聖經沒有告訴我們,騎在第二、第三、第四匹馬上的出去得勝,只有騎在第一匹馬上的,就是福音的傳揚,是一直的得勝。福音無論傳到那裡,那裡就有這得勝。
二、騎在紅馬上的
三、四節說,「揭開第二印的時候,我聽見第二個活物說,你來。我就觀看,看哪,另有一匹紅馬出去,騎在馬上的得了權柄,可以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又有一把大刀賜給他。」這裡的紅表明流血;紅馬象徵戰爭的進行,而戰爭完全是流血的事情。「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以及「又有一把大刀賜給他,」都清楚的指明戰爭。自從基督升天以後,一面有福音的廣傳,一面也跟著有戰爭。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