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生命讀經 11-1

〔一〕 目錄

第11篇 在士每拿的召會 ── 復活的生命和生命的冠冕 1

【讀經】

啟2:8 你要寫信給在士每拿的召會的使者,說,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這樣說,
啟2:9 我知道你的患難和貧窮,其實你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卻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會堂的人,所說譭謗的話。

【禱讀】

啟2:8 你要寫信給在士每拿的召會的使者,說,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這樣說,

主在祂的主宰裡揀選了眾召會來成就祂的定旨。祂選了小亞細亞這七個城,就是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和老底嘉。每個城的名字,在希臘文都很有意義,恰與那召會屬靈的情況相配。我們曾指出,「以弗所」的意思是「可羨慕的,」指明在以弗所的召會是主所寶愛,並且在祂眼中是可羨慕的。「士每拿」原文意沒藥。沒藥是一種香料,在表號上表徵受苦。在豫表上,沒藥表徵基督甜美的受苦。因此在士每拿的召會是受苦的召會,表徵從第一世紀末至第四世紀初,受羅馬帝國逼迫的召會。這個遭受逼迫的召會,乃是在基督的甘甜和馨香中受苦。換句話說,這召會乃是在耶穌的患難裡,交通於祂的苦難。士每拿召會所受的苦難就是基督所受的,她成了基督苦難的延續。在歌羅西一章二十四節,保羅說,他「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召會,在我一面,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保羅是在補滿基督的苦難。雖然基督的救贖沒有一個人能接續,但是基督的苦難卻需要由所有跟隨祂的人來補滿,不論是個別的或是集體的。在士每拿召會身上,我們看見耶穌苦難的集體延續。因著這個召會是耶穌苦難的繼續,所以她真是耶穌的見證。

壹、說話者

一、那首先的、末後的

我們現在來看對士每拿召會說話者。二章八節主說,「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這樣說。」主告訴這個受苦的召會,祂是那首先的、末後的。這就是說,祂所經歷的苦難無論多重,都不能將祂了結,也不能損害祂。祂是首先的,最終也是末後的。召會遭受苦難時,必須認識主是那首先的、末後的,是永遠存在、永不改變的一位。無論逼迫的環境如何,祂仍是一樣;沒有一事能在祂以先,也沒有一事能在祂以後。凡事都在祂管制的界限之內。

主告訴士每拿召會,祂是那首先的、末後的,祂乃是指明召會必須是得勝的。召會不該被任何的苦難阻撓。她必須經過一切的苦難,達到終點,因為主是召會的生命和元首,祂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

二、那位死過又活的

八節主又說,神是「死過又活的。」「又活的」意即復活。主受過死的苦,但祂又活了。祂曾進入死亡,但死亡不能拘禁祂,(徒二24,)因為祂是復活。(約十一25。)受苦的召會也需要認識祂是這樣的一位,才能忍受各樣的苦難。無論逼迫多厲害,召會仍是存活的,因基督復活的生命在她裡面,耐得住死亡。苦難或逼迫所能作的頂多把我們殺死,但在受逼至死之後卻有復活。所以主好像對受苦的召會說,「你當知道,我就是那受逼迫以至於死的,但死不是終結,乃是進入復活的門。我進入了死亡,就進入了復活的門檻。不要因逼迫而喪膽,也不要因豫見要被殺而害怕。你必須歡歡喜喜的迎接死亡,因為你進入了死亡,就踏在復活的門檻上。要記得,我就是那死過又活的。」無論我們需要什麼,主就是。祂的資格恰好應付我們的需要。對於受苦的召會,主不僅是首先的和開始的,也是末後的和終結的。每次你遭受逼迫的時候,應當興起,並宣告說,「阿利路亞,我正走向終點,走向末後,快要踏進復活的大門了。」

貳、召會所受的苦難

一、患難

在九節,主對士每拿召會說,「我知道你的患難。」這封書信的內容沒有別的,只有患難、受苦和逼迫。對召會來說,患難是生命的試驗。召會經歷並享受基督復活生命的程度,只有藉著患難才能被試驗出來。不單如此,患難也帶進基督復活生命的豐富。主許可召會遭患難,不僅要見證祂復活的生命如何勝過死亡,也要使召會能享受祂生命的豐富。因此,患難對召會是寶貴的。

二、貧窮(卻是富足的)

主說,「我知道你的患難和貧窮,其實你是富足的。」主的確讚賞這個受苦的召會。受苦的召會在物質上雖然貧窮,但在主連同祂生命的豐富上卻是富足的。因此,主好像說,「雖然你遭受患難和貧窮,你卻是富足的。你在物質上貧窮,但在屬靈上卻是富足的;你在屬地的事物上貧窮,但在屬天的事物上卻是富足的。」遭受逼迫之苦,乃是帶我們進入基督之豐富的憑藉。我們遭受逼迫、貧窮越多,在基督裡就越富足。

三、撒但會堂中不信之猶太人的譭謗

在九節,主也說祂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卻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會堂的人,所說譭謗的話。」根據這封書信,逼迫是從宗教來的,就是從撒但會堂中那些不信的猶太人來的。熱中猶太教者對受苦召會的譭謗,就是對她惡意的批評。這些熱中猶太教者,在肉身是猶太人,在靈裡卻不是。(羅二28~29。)僅是亞伯拉罕在肉身的後裔,並不將他們構成真猶太人。「肉體的兒女不就是神的兒女。」(羅九7~8。)所以主說,他們「自稱是猶太人,卻不是猶太人。」這些熱中猶太教的人,固執的堅持遵守猶太教的制度,包括利未祭司體系、各種獻祭的儀式和物質的聖殿;這些都是豫表,如今已被基督應驗並頂替。因著在新約之下的召會,在神的經綸裡,與他們宗教的作法無分,熱中猶太教者便讒毀的批評召會。原則上,今天也是一樣;主恢復中的召會,因著在靈裡並在生命中尋求主、跟隨主,不在意任何宗教的制度或作法,熱心宗教者就譭謗她們。

主說那些自稱是猶太人,其實不是猶太人的,是「撒但會堂」的人。稱作「撒但會堂,」真是可怕。會堂乃是猶太人研讀舊約聖經以敬拜神的地方。然而,因著他們的頑固,堅持傳統的宗教觀念,他們就與撒但成為一,抵擋神藉以完成祂定旨的生命之路。因此,他們的會堂在撒但操縱擺佈的手下,撒但就是在當時會堂後面的勢力。會堂逼迫過主耶穌,(太十二9~14,路四28~29,約九22,)然後逼迫眾使徒,(徒六9,十三43,45~46,50,十四1~2,19,十七1,5~6,)現今又逼迫眾召會。(啟三9。)因此主稱他們為「撒但會堂的人。」甚至主在地上時,就認為會堂已是屬撒但的,就如馬太十二章二十五至二十九節,約翰八章四十四節所含示的。他們表面上是敬拜神,其實是在抵擋神。他們逼迫並殺害真正敬拜神的人,還自認為是在事奉神。(約十六2。)主在地上時,猶太人無法直接的殺害祂,因為那時候他們沒有權柄用石頭把主耶穌打死。因此他們就利用羅馬政府判了祂死罪,釘祂在十字架上。同樣的原則,猶太會堂挑撥羅馬政府,逼迫受苦的召會。從那時起,歷代熱心宗教者跟隨他們的腳蹤,逼迫那些在靈和生命裡真正尋求並跟隨主的人,還自認是在維護神的權益。宗教常利用政治來損毀召會。宗教沒有權力損害愛主之人的身體,但是可以用政治或政府來損毀召會。不論羅馬天主教或更正教,都像猶太教一樣屬於這類,成了撒但的組織,作了撒但損毀神經綸的工具。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