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生命讀經 6-1

〔四〕 | 目錄 |
在本篇信息中,我們要來看一章九節的話:「我約翰,就是你們的弟兄,和你們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裡一同有分的,為神的話和耶穌的見證,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島上。」啟示錄的結構非當美妙。一章七節剛剛說過主的來臨,立刻就有了本節的話,這是十分有意義的。這指明如果我們是儆醒等候主回來的人,我們必定有分於耶穌的患難、國度和忍耐,而不是有分於外面的祝福。 壹、在耶穌的患難裡一同有分 「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直譯是「在耶穌裡的患難、國度、忍耐。」「在耶穌裡」是形容患難、國度和忍耐;我們要特別注意這辭。這辭在新約很少出現,倒是「在基督裡」或「在基督耶穌裡」用過許多次。在新約裡,真理主要的是在基督裡,但這裡卻是用「在耶穌裡。」這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是等候主回來的人,我們就必定是那些有分於「在耶穌裡」的患難、國度和忍耐的人。當我們講到救恩、恩典、享受、以及其他好的事情時,我們說我們是「在基督裡,」因為這辭是用在神的救恩中一切正面的事上。但說到我們有分於在耶穌裡的患難、國度和忍耐,就是指我們在受苦。耶穌在地上生活為人的時候,經常受苦,按照祂一生經過的事實,祂的名字耶穌,就指明祂是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的人。(賽五三3。)因此,當我們說我們在基督裡,意思就是我們得救了,享受神的恩典,與神和好了,且在神的祝福之下。但若說我們是有分於「在耶穌裡」的患難、國度和忍耐,意思就是我們跟從拿撒勒人耶穌時,我們是在受苦,在受逼迫。啟示錄中沒有用過「在基督裡」這辭。相反的,以弗所書卻一再用到「在基督裡」或「在祂裡面,」每一章都能找到這辭。啟示錄是為著那些「在耶穌裡」受患難之苦的人。這就是說,那些等候主耶穌回來的人,必定是那些在耶穌裡受患難之苦的人。換言之,那些等候主來的人,乃是受苦的人。在神看來,我們是跟隨基督的人,但在人的眼中,尤其在宗教的眼中,我們是跟隨耶穌的人。 一、耶穌在地上忍受了逼迫 耶穌在地上的時候,祂曾受猶太宗教的逼迫。(約五16,十五20。)祂不是受外邦、異教的逼迫,而是受正統、照著神的話設立的宗教所逼迫。宗教被神的仇敵大大使用了。宗教與基督相對,基督與宗教相對。約翰五章十六節啟示,猶太人逼迫耶穌,因為祂犯了他們的安息日。熱心宗教的人不能忍受人破壞他們的規條。若有人違犯他們宗教的規條,就會把他們激動起來,逼迫違犯的人。猶太宗教是建立在三根支柱上,一根是安息日,另外兩根是割禮和飲食的規矩。耶穌打破了安息日,等於把猶太教的三根支柱拆掉了一根。因此,他們逼迫祂,甚至要將祂殺死。至終,宗教成功了,真的殺了主耶穌,根據他們的聖經,定了祂死罪。只是在神的主宰下,那時猶太人無權殺人,所以他們將耶穌交給了羅馬政府,羅馬政府就用處置罪犯的方法,把主耶穌釘在十字架上。 就如宗教逼迫耶穌,宗教也照樣逼迫跟從耶穌的人。從使徒行傳可以看到,各城各會堂裡的猶太人,都被聳動起來,抵擋使徒們;尤其保羅更格外受到這種逼迫。寫啟示錄的約翰,也受到這種逼迫。他領受本書的啟示時,正是為「神的話和耶穌的見證,」被放逐到拔摩海島上。他寫這卷書,鼓勵聖徒們等候主的回來;他告訴他們,他是他們的弟兄,並不是在耶穌的恩典、生命、平安和光裡一同有分,而是在耶穌的患難、困苦裡一同有分。 我們看過,當耶穌在地上時,是在宗教的手下受苦,羅馬帝國倒不怎樣注意祂。乃是猶太宗教要求羅馬政府,對祂施行審判。因此,逼迫祂的源頭並不是世俗的世界,而是宗教的世界。在使徒行傳裡,在使徒們身上也是這樣,他們所受的反對主要不是從外邦人來的,而是從猶太宗教來的。保羅無論走到那裡,猶太人就跟到那裡,甚至可能一直監視他。同樣情形,很多殉道者所受到殘酷的逼迫,是從所謂的羅馬天主教來的。福克斯(Foxe)在所著的殉道者史傳中指出,羅馬天主教殺害的聖徒,遠比羅馬帝國殺的還多。誰把蓋恩夫人關在監裡?是羅馬天主教。誰把本仁約翰關在監裡?是英國國教。宗教總是逼迫那些真正跟隨耶穌的人。 現在是輪到我們經歷逼迫了。我在中國和倪柝聲弟兄在一起的那些年間,我看見他受到宗教的迫害不知有多少。那麼多的謠言、反對、定罪,還不是從外邦人來的,而是從基督教,甚至從一些西教士來的。魔鬼真是狡猾,世俗的世界反對我們還沒有像那些所謂熱心宗教的人那麼厲害。許多基督徒以為宗教是好的,實際上宗教是被魔鬼利用的。你讀過加拉太書,就會看到當保羅還在猶太教裡的時候,他是如何激烈的逼迫召會。加拉太一章啟示,宗教對抗基督,基督也與宗教相對。如果我們與宗教合作,就會有一種妥協的和平。但是我們怎可以隨著宗教而走?宗教極其狡猾虛偽,乃是神經綸的冒充品。凡看見宗教是神經綸之冒充品的,就會定罪牠。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