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生命讀經 58-3

〔六〕 | 目錄 |
民11:8 百姓周圍行走,把嗎哪收起來,或用磨碾,或用臼搗,在鍋裡煮,又作成餅;滋味好像烤的油餅。 【禱讀】 民十一8:百姓周圍行走,把嗎哪收起來,或用磨碾,或用臼搗,在鍋裡煮,又作成餅;滋味好像烤的油餅。
作食物,作餅和薄餅 嗎哪可作食物,(十六15,)可作成餅(民十一8)和薄餅。(出十六31。)基督作我們的嗎哪,是在多方面、以不同的形式來滋養我們。我們吃祂作嗎哪的時候,滋味有時像餅,有時又像既容易吃,又容易消化的薄餅。 像芫荽子 嗎哪又像芫荽子。(十六31,民十一7。)這食物乃是種子。當我們吃基督,祂就如同種子進到我們裡面。芫荽子不像玉蜀黍,乃是很細小的。種子是有生命的,帶著生命的元素進到我們裡面。基督就是這樣的種子,在我們裡面長大。 滋味如蜜 出埃及十六章三十一節告訴我們,嗎哪的味道像攙蜜的薄餅。蜂蜜是甜的,是動物生命和植物生命這兩種生命的產品。蜂蜜是這兩種生命的調和。蜜蜂產蜜是從植物生命,就是從花得到原料。基督作我們的嗎哪,帶著動植物生命調和的元素,成了我們甜蜜的滋養。 滋味好像新油 民數記十一章八節說,嗎哪的「滋味好像新油」。油預表聖靈。當我們吃基督作嗎哪時,就嘗到神的靈。這裡的油是新油。我們享受基督作嗎哪而嘗到的靈,總是新鮮的。基督作為我們的嗎哪,滋味好像新油,並且有蜜的味道和滋養。 有珍珠的樣子 根據希伯來原文,民數記十一章七節說,「這嗎哪彷彿芫荽子,其眼好像珍珠的眼。」這一節很難有人繙得正確。欽定英文譯本譯為:「其顏色好像珍珠的顏色。」這裡的珍珠,是從樹脂產生的,非常像蚌產的珍珠。嗎哪的顏色是珍珠的顏色。另外有些版本用「樣子」一辭代替「顏色」。但在原文裡為「眼睛」。嗎哪是有眼睛的,因為牠的樣子就像眼睛。珍珠與眼睛有幾分相似。你若細看珍珠,就看出牠好像眼球。眼球有珍珠的樣子,而這個樣子就是牠的顏色。換句話說,珍珠的樣子和顏色都像眼睛。 當我們吃嗎哪時,就是吃許多眼睛,把這許多眼睛吃到我們裡面。作為嗎哪的基督,也好像眼睛。我們越多吃基督,就越多得到眼睛。啟示錄四章六節裡的四活物,是「前後滿了眼睛」。活物的前後、裡外,都滿了眼睛。你若到一個花房裡去,你會看見沒有一面牆是不透明的,面面都是透明的。眼睛的意思就是透明。我們全身除了眼睛是透明的以外,其他都是不透明的。我們若沒有基督,就沒有眼睛,也就完全不透明。我們得救後,就開始透明了。現今我們越多享受基督,就越變成透明。什麼時候我們與一位真實享受基督的弟兄或姊妹在一起,就能感覺到他是透明的。站在他面前,就像在透明的花房裡。然而,一個不享受基督的人,是完全不透明的。你若與四個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會覺得好像在四面不透明的地牢裡。但是你如果被幾個愛主、吃主的弟兄圍著,你會覺得一切都是透明的。基督作嗎哪是透明的,我們吃祂就是吃眼睛,我們就變成透明了。 至終,我們顯出來的樣子就是透明的。我們若天天享受基督,吃祂作眼睛,我們就會有基督的樣子,就是有眼睛的樣子,而這個樣子就成為我們的顏色。藉著吃基督,我們就有基督透明的顏色。這樣,我們的樣子和顏色就成為透明的。 沒有規條 最後,基督作為嗎哪是沒有規條的。民數記十一章八節說,「百姓周圍行走,把嗎哪收起來,或用磨推,或用臼搗,煮在鍋中,又作成餅。」基督可以被磨碾,或用臼搗,或在鍋中作成餅。祂沒有規條。但是幾乎每一位基督徒都有規條。如果你用某種作法經歷基督,你就把那個作法當作規條。但基督會說,「對你,我是用磨推的。但另外的人喜歡將我搗碎;我覺得這樣搗碎也很好。還有些人把我放在烤爐裡烤;我覺得這樣作也很好。你何必這樣狹窄而守住規條?」 聖經裡對嗎哪的記載是何等的奇妙。如果別人問我們這是什麼,我們也只能說這是嗎哪。牠是隨露水降下,又好像地上的霜。牠是微小的、圓的、白色的,如同芫荽子。牠可以作食物,可以作成餅,作成薄餅,其滋味好像蜜和新油。牠的樣子像眼睛。我們可能讀過出埃及十六章和民數記十一章許多遍,卻從來沒有注意到嗎哪這麼多的方面。我們必須多吃眼睛,好使我們有透明的視力。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