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福音聚會見證

 不知道你們會不會想,自己為什麼要活著?活著有什麼意義?我想過,我幼兒園的時候就想過了,是賺錢嗎?是享受人生嗎?是回饋我的父母嗎?我想想都不是,這些都是為了活而活,所以我思考後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就跟我媽媽說我想當空氣。

 直到我爸爸問我你的夢想是什麼?我忘了我說什麼了,但是我永遠記得我爸爸告訴我:「你要說『我的夢想是當得勝者。』」其實我當時也沒有很明白得勝者是什麼,但是我覺得得勝者就是與主耶穌很親近的人,在世的時候累積對主的經歷,就像做衣服一樣,禱告一次、讀經一次、聚會一次就加一點布料,直到死後穿著這件衣服,赴主的筵席,我覺得在有限的時間追求無限的主,就是我人生的意義。

 該怎麼經歷主呢?那很簡單,就是禱告,我在考學測的時候成績連師大化學都申請不上,那時候我很少禱告,但有一個朋友見證,他考學測的時候壓力很大,因為模擬考的成績不好,但是他都有和主耶穌禱告,結果他最後考上台大外文。所以我在準備分科的時候也試著多禱告,像是在寫題本的時候說:「主耶穌,求你讓我可以40分鐘寫完這個題本,加恩加力給我。」或是在寫完題本的時候說:「感謝主~我寫完這個題本了,謝謝你與我同在。」禱告完就覺得主耶穌在陪我讀書,所以比較不累,最後我考上交大應化,我覺得這是主的美意。

 重點還不是我考差了,或是最後考到哪個學校,而是主耶穌給我這半年的時間,天天向祂禱告,建立禱告的習慣,與祂變得更熟悉。

(王心依)


 我從小生長在基督徒家庭,對主耶穌卻沒有主觀的經歷。一直以來照著父母和師長的期待,努力念書,我也認為這是我人生的目的與意義,就一直這樣到了高中,也順利考上新竹的第一志願。

 但是上了高中,情況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隨著課業的變難,加上多了手機的誘惑,我漸漸不是那麼看重課業。我覺得我應該要更多做我想做的事,這才是我人生的意義。我去打球、玩手機,也沉迷於其中。我以為我的生活會輕鬆快樂,但卻不是這樣。我常常一個人在籃球場投籃。我一直投、一直投,但我並不覺得快樂,反而我的心裡有一種無盡的虛空。我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要怎麼辦。打球打累了,我就滑手機,一直滑、一直滑,我仍然得不到滿足。我常常滑到深夜,一看時間發現已經很晚了。我後悔莫及,我便問自己「我到底在做什麼?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才發現,原來享樂不能使我得到真正的滿足。就在我陷入人生的低谷時,我想起爸媽說過一處經節:「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羅馬書十13)當下我真是絕望的人,我需要從痛苦、懊悔、虛空中被拯救出來。我就從深處向祂呼求,「哦,主耶穌!」我裡面有難以形容的平安,像一股暖流,在那一刻充滿了我。我裡面的空虛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說不出的平安,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滿足。那一刻,我才知道主就是我人生的意義,惟祂能使我得著滿足與安息。

 從那一天起,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因為我嚐到主耶穌的甘甜!我也與主越來越親近,我也越來越快樂,這種快樂是發自內心的真實喜樂,不是打球或玩手機那種一時的快感。到了高三時,外面有考試的壓力,但我已經學得這個秘訣。我的生活看似苦悶,但是我卻非常喜樂!因為我有主在我的裡面。曾經讀書只是為了讀而讀,現在讀書,該讀的還是要讀,該考的還是要考,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但是現在讀書卻有主與我同在,我能向你們見證,主對我的祝福,不只是讓我考上好的大學,更是在讀書的過程中使我對這位主有更深的經歷。這才是我人生的目與意義。

(熊家昀)


 從小我在基督徒家庭長大,每週都和父母去召會聚會。然而,對那時的我來說,主耶穌只是我父母的神,跟我沒有什麼關係。

 上大學前,我自認為自己很能愛人、包容別人;上大學後,我住進了召會的姊妹之家。當我和室友住在一起時,所有的習慣、個性都會彼此影響。 在生活中,我發現我和一位同伴的個性、習慣不太合,漸漸的,我內心開始有許多的不滿和抱怨。

 雖然我曾嘗試靠自己去包容她,但越努力,卻越失望,甚至當所有事情累積在一起時,我對她的態度也越來越差。這使我非常沮喪。

 在召會,大家常說要彼此相愛,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很困難。曾經覺得可以愛人、包容人的我,瞬間被這件事情擊敗。有一次我崩潰的問一個姊妹,到底要如何彼此相愛?要怎麼去愛同伴?我真的覺得好難。她就跟我說,在我們天然人的個性裡我們確實很難去愛每一個人,但是神是愛,我們只有因著主的愛才能愛人。

 直到一次讀聖經時,我讀到約翰福音一章12節:「凡接受祂的,就是信入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成為神的兒女。」我特別被「凡」這個字所感動,這節並不是說,凡是好人、凡做善事的、凡成功的,乃是說「凡接受祂的」,所以只要是接受神的人,我們就都有權柄成為神的兒女。這給我看見主的愛是何等的深、何等的廣,甚至在我們還不認識祂的時候,祂就愛我們。

 我不再因著與她的相處感到不開心,對她的態度也變得越來越好。若是沒有這次的經歷,我可能還是像以前一樣無法來愛她,然而因者我摸著了主的愛,就越發覺得這位姊妹也是可愛的。

 不僅這位主對我變為主觀的,更是發現主給我們環境、給我們困難,就是要我們經歷祂。我們不是靠自己解決問題或為主做什麼,而是簡單向祂敞開、轉向祂,就是向這位愛我們的主耶穌禱告。禱告是我們與神之間的接觸,是可以將一切的大小事都告訴祂、向他傾訴。

 分享給大家基督徒最簡單的禱告,「呼求主名」,就是呼求主耶穌的名字,喊哦主耶穌。當我們遇到任何的環境時,我們都可以來呼求祂的名,當我們呼求哦主耶穌時,我們就得著了主!

(萬旭玲)


 在我國高中的時候,所有我身旁的人都告訴我,要好好讀書才能考上好的大學,而我也理所當然的覺得我讀書的目標就是要考上好學校。然而當我真的考上了一間一般人都認為還可以的學校時,我發現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我發現等著我的是更多更難的知識,一堆的原文書,還有一群從全台頂尖高中考進來的同學。當我在學測後荒廢了半年,終於下定決心要好好開始念書時,我發現我什麼都讀不進去,我讀了半天才讀完課本的Introduction,我當時非常的沮喪,我突然覺得我不知道要怎麼讀書,也不知道自己在這裡讀書是為了什麼。

 當天晚上我向主耶穌禱告,我問主耶穌為什麼要把我帶到這所學校,我好像什麼都不會,好像什麼都沒辦法。但當我這樣向神禱告的時候,神給了我一處聖經,「萬物是藉著祂成的;凡已成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成的。」(約一3),主耶穌用這節經節告訴我,神所造的一切都是藉著祂成的,我今天在學校學的物理、化學、生物全部都是藉著祂成的。我不需要為著學習這些科目擔心,因為我認識創造這一切的主。主告訴我,我學普通物理學及普通化學是為著認識神的律和神的法則,我學微積分是為著訓練我的心思來認識這位神,我學生物是為著從受造的生命來認識神永遠的生命,我讀書的目的不只是為著考好的成績或學校,我讀書更是為著認識創造宇宙的神。禱告結束,我裡面非常的喜樂,雖然我的書還是一樣難讀,進度還是一樣多,同學還是一樣強,但我不再覺得徬徨不安,也不再覺得讀書很疲倦、很有負擔,因為我知道我的讀書是聯於這位神,祂是創造宇宙的一位,祂是造天、造地、也是造人裡面之靈的耶和華。

 不僅如此,因著我在召會生活裡讀了這本書中之書-聖經,我認識神創造宇宙還不是祂的終極目的,祂有一個更高的計畫,就是將祂自己作為生命分賜到我裡面。這位創造宇宙奧秘的神,在我裡面成為我的奧秘,這就是我們人生的意義。

(陳榮光)

上一則下一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