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生命讀經 40-1

〔四〕 目錄

第40篇 帳幕器具的排列所描繪對基督的經歷 1

【讀經】

出四十22-29:又把桌子放在會幕內,在帳幕北邊,在幔子外。在桌子上將餅擺列在耶和華面前;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又把燈臺安放在會幕內,在帳幕南邊,與桌子相對,在耶和華面前放上燈盞;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把金壇安放在會幕內的幔子前,在壇上燒了馨香的香;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又掛上帳幕的門簾。在會幕的帳幕門前,安放燔祭壇,把燔祭和素祭獻在其上;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

【禱讀】

來九3-4:第二幔子後,還有一層帳幕,叫作至聖所,有金香壇,和四面包金的約櫃,櫃裏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並兩塊約版。


在本篇信息中,我們要來看帳幕器具的排列所描繪對基督的經歷。許多基督徒以為,我們只能經歷基督作我們的救主和保護者。根據有靈恩經歷之人的說法,基督是一位醫治者,行神蹟者。對他們來說,經歷基督就是親眼看見神蹟。但基督完全是奧祕的,我們對祂的經歷也是奧祕難解的。感謝神,在祂的聖言中,藉著祂的居所,就是祂帳幕器具的排列,將這事清楚的描繪出來。這排列共分三部分,就是外院子、聖所和至聖所。每一部分都有器具。許多聖經教師都同意,整個帳幕和其中之物,乃是詳細描繪基督的圖畫。我年輕研讀帳幕的預表時,曾受教導說,帳幕乃是基督的一幅圖畫,但我從未受教導說,這幅圖畫也是描繪我們對基督的經歷。多年以後,我從經歷中逐漸發現,帳幕器具的排列,乃是我們對基督經歷的完全說明。在本篇信息中,我們不是要來研究預表;那是一個世紀多前弟兄會的教師所著重的。今天的恢復不是恢復預表的教訓,乃是恢復預表所描繪對基督的經歷。我們必須進到對基督的經歷裡,也就是神居所器具的排列所表明的。

壹、在外院 ── 在外面

在外院有銅祭壇和銅洗濯盆。兩者都表徵在外面對基督的經歷。

一、銅祭壇

銅祭壇表徵十字架,(出四十29,)我們在此主要有分於基督作我們的贖罪祭,及其他各種的祭。(來十三10,12,十12。)原則上,祭物解決我們和神之間的問題,叫我們與神完全和好,使我們與神之間的光景是公義、平安的。藉著基督的十字架,我們與神與人都是對的。基督作我們的贖罪祭,解決了罪的問題;祂作我們的平安祭,在我們與神並與人之間成就了和平。因此,藉著基督在十字架上所獻的祭,我們的情形乃是公義、平安的。這是我們在外面享受基督的第一個經歷。

二、銅洗濯盆

祭壇之後就是洗濯盆,表徵聖靈的洗淨。祭壇和洗濯盆都是銅造的。在預表上,銅表徵神公義的審判。聖靈的洗淨乃是基於基督為我們所受的審判。在銅洗濯盆這裡,(出四十30~32,)我們有分於聖靈的洗淨;這洗淨乃是基於基督的救贖。(多三5。)雖然我們經歷了基督作各種祭物,但在來到神面前以先,我們也需要被聖靈洗淨、潔淨。這也有點是外面的經歷。

貳、在聖所─在裡面

有了在外院的兩種經歷以後,我們就有資格進入帳幕。首先,我們進到聖所,在那裡我們對基督的經歷就從外面轉到裡面。因此,在聖所,我們乃是在裡面經歷基督。

一、陳設餅的桌子

當我們進入聖所,第一件器具乃是陳設餅的桌子,(出四十22~23,)表徵基督作我們生命的供應。(約六35,57。)桌子上陳設了十二個餅。十二這數字表徵永遠的完成和完全。基督是我們永遠的餅。我們在陳設餅的桌子這裡,在裡面對基督的享受,乃是永遠的。

二、燈臺

陳設餅的桌子之後,就是燈臺,(出四十24~25,)我們在此經歷基督作生命照耀的光。(約一4,八12。)燈臺的經歷是在陳設餅桌子的經歷之後,指明光是從我們享受基督作生命的供應而有的。當我們享受了基督作食物,我們就有光,因為「這生命就是人的光」。(一4。)這光不是從知識來的,乃是從我們所享受的生命來的。

陳設餅桌子上有十二個餅,燈臺有七盞燈。七也是完全的數字,但不是永遠之完全的數字,乃是在神時代行動中完全的數字,指神行動中的完全。我們得到的生命供應,是直到永遠的,但燈臺的目的乃是使神的子民在黑暗的時代中行動行事,是為著神時代的行動。在神的經綸和時代的安排中,祂的行動和行事,需要神聖之光的照耀。這照耀是完全的。沒有光的照耀,我們在神的經綸中就無法行動,無法作什麼。當我們享受基督作生命,這生命就成為光,使我們藉此在神的經綸中行動行事。我們的經歷可以證實這事。首先,我們享受基督作生命和生命的供應。然後這生命在裡面光照我們,我們就知道如何行動行事。這就是我們在裡面經歷基督作光。

三、香壇

聖所裡最後的器具是金香壇。香壇、燈臺、和陳設餅的桌子擺成一個三角形。陳設餅的桌子在北面,燈臺在南面,香壇在桌子和燈臺之間的西面,非常靠近分隔的幔子。在香壇這裡,我們有分於基督作為甜美的香獻給神,使我們蒙神悅納。(弗一6。)神悅納我們是因著基督,不是因著我們的所是。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在基督的名裡向神禱告。我們若在自己裡,靠自己或憑自己禱告,我們的禱告必不蒙悅納。我們的禱告,必須加進基督這蒙神悅納、甜美的香。我們的禱告就像香爐,基督就像放進香爐裡馨香的香。我們在基督裡、並憑著基督禱告時,基督就如同香調進我們的禱告裡,升到神面前。這香成為我們這人和我們的禱告蒙神悅納的元素。這種經歷更內在,帶領我們到至聖所裡最內裡的經歷。

雖然香壇不在至聖所裡,卻指引、帶領我們進入至聖所。牠雖然在聖所,其功用卻是為著至聖所。因此,香壇的經歷比陳設餅桌子和燈臺的經歷更內在。

關於香壇的位置,舊約和新約所說的,表面看來有差別。出埃及三十章六節說,香壇是放在幔子之前,就是在幔外。這清楚指明,香壇是放在幔外的聖所裡,不是在幔內的至聖所裡。但希伯來九章三至四節說,至聖所有香壇。所以基督教教師和讀經的人大多認為,其中似乎有些差錯或誤解。一九三七年,我對一班信徒講解希伯來書時,也為這個問題所困擾,以為必定有什麼差錯或誤解。我查考了一些書籍,其中有一本書說,希伯來九章四節所指的不是香壇,而是香爐。這本書說,香爐早期總是放在幔外,後來漸漸移進了至聖所。這種解釋也有其根據,因為四節的壇,原文也可譯為爐。但是這裡一定是指香壇,不是指香爐,因為照著舊約的記載,聖所或至聖所裡沒有香爐。最近,當我寫希伯來書恢復本的註解時,主在這事上給了我清楚而完整的啟示。四節並沒有差錯或誤解。照以下各點看,這表面的差別,很有屬靈的意義。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