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生命讀經 32-2

〔五〕 目錄

第32篇 
永久、尊大、君尊的大祭司 2

【讀經】

來七1-3:這麥基洗德,撒冷王,至高神的祭司,就是那當亞伯拉罕殺敗諸王回來的時候,迎接他,並給他祝福的。亞伯拉罕也將所得的一切,分了十分之一給他。首先,他的名字翻出來是公義王;其次,他又是撒冷王,就是平安王。他無父,無母,無族譜,既無時日之始,也無生命之終,乃與神的兒子相似,是永久為祭司的。

來七13-14:因為這些話所說到的人,原有分於別的支派,那支派裡沒有一人伺候過祭壇。我們的主明顯是從猶大支派出來的;論到這支派,摩西並沒有講到祭司的事。

來七25-26:所以,那藉著祂來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為他們代求。像這樣聖而無邪惡、無玷污、與罪人分別,並且高過諸天的大祭司,原是與我們合宜的;

【禱讀】

來七25:所以,那藉著祂來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為他們代求。


壹、君尊的大祭司

我們在靈裡能主觀經歷的這位天上的基督,主要的乃是大祭司。希伯來書的中心乃是天上的基督,而這位天上基督主要的點乃是,祂是大祭司。這裡的要點不是說基督是救主或救贖主,乃是說這位天上的基督是大祭司。因此,本書主要的是說到基督的祭司職分。請記住以下幾點:希伯來書的中心是天上的基督,而天上基督的要點,乃是祂是大祭司,並且希伯來書主要的是說到基督的祭司職分。

大多數的基督徒把基督的祭司職分看得太低了。他們每次說到基督作大祭司時,仍停留在祂是為我們的罪向神獻祭的大祭司這個觀念上。這雖然是正確的,卻是在消極的一面。基督作大祭司為我們的罪向神獻祭,乃由亞倫所豫表。那是已過的事。今天基督不必再為我們的罪獻祭,乃是把神供給我們,作我們的供應。過去基督曾為我們的罪獻祭,如亞倫所豫表的。今天祂乃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把神供給我們,作我們的供應。

這可由麥基洗德迎見亞伯拉罕的事,得著證明。(創十四18~20。)聖經第一次題到祭司,是在說到麥基洗德的時候。麥基洗德是至高神的祭司。作為至高神的祭司,麥基洗德沒有為亞伯拉罕的罪向神獻祭;他乃是供應餅和酒給他。在聖經裡,主桌子上的標記之物指明,餅和酒乃是表徵經過過程的神,作了我們的供應。我們的大祭司基督,今天不是照著亞倫的等次獻祭給神,乃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把經過過程的神供應給我們。

我們是什麼人?我們不再是可憐的罪人,乃是得勝的戰士。當麥基洗德迎見亞伯拉罕的時候,亞伯拉罕不是一個可憐的罪人,哀求著說,「祭司麥基洗德阿,可憐我罷。你看我犯了多少的罪,你需要顧到我的罪。我的光景很可憐。你需要為我向神獻上一切祭物。」亞伯拉罕當時不是在這樣的光景中。當麥基洗德來迎見亞伯拉罕時,他是得勝者,是戰士,是殺敵者。亞伯拉罕當時剛殺敗了基大老瑪和諸王。(創十四17。)他是得勝的戰士,帶著許多擄物回來。你是什麼人?是可憐的罪人,還是得勝的戰士?我能喜樂的說,在召會生活中,我們不是可憐的罪人,乃是得勝的戰士。

我們不再是同著亞倫在利未記裡;我們乃是同著麥基洗德在創世記十四章裡。我們不再有亞倫,因為亞倫已經過去了;我們現今乃是與麥基洗德在一起。今天我們的基督遠遠超越亞倫。在利未記裡,我們需要珍賞亞倫,但是當我們來到希伯來書,就必須說亞倫已經過去了。在希伯來書裡,麥基洗德是我們的大祭司。我們不要逗留在利未記裡,而要回到起初創世記裡。這才是真正的恢復。讓我們回到創世記十四章,在那裡我們看見,祭司不是為可憐的罪人獻祭,乃是以餅和酒供應榮耀的得勝者。

倘若我們在一整天裡殺敗了許多基大老瑪,在晚上臨睡之前,麥基洗德來以餅和酒供應我們,這會使我們多麼喜樂。我們必須整天殺敗一些基大老瑪;我們必須殺敗猶太教、天主教、更正教、和一切消極的事物。如果我們白天殺敗仇敵,每晚我們就會奪得上好的擄物。這樣,我們的麥基洗德會來對我們說,「你打勝仗後疲累麼?這裡有餅和酒,就是經過過程的神,給你享受。」這就是至高神之祭司的職事,他來不是為可憐的罪人獻祭,乃是把神供應給得勝的戰士。請你誠實的說,你從前看見我們有這樣一位大祭司麼?當我還在宗教裡的時候,我從來沒有看見這事。

一、公義王

這位大祭司是屬於另一等次的,不是亞倫的等次,乃是麥基洗德的等次。麥基洗德是一位王,他名字的意思是公義王。以賽亞三十二章一節給我們看見,公義王這個名稱,也是指主耶穌說的。基督是公義王,是今日的麥基洗德。祂是公義王,使萬有與神,以及萬有彼此的關係都是對的。祂又使人與神和好,也使神對人有了平息。公義帶進平安。(17。)基督藉著祂的公義,結出了平安的果子。

二、平安王

麥基洗德也是撒冷王,意思是平安王,表徵基督也是平安王。(九6。)基督是平安王,藉著公義,帶進神與我們之間的平安,在其中盡祂祭司的職任,將神供應我們,作我們的享受。

三、出於君王支派

亞倫和他的後裔從來沒有作過王,他們只作祭司。他們不屬於君王支派,乃屬於祭司支派。猶大支派是君王支派,利未支派是祭司支派。基督是出於猶大支派。(來七13~14。)所以我們不能把祂與亞倫並列,因為祂不屬於亞倫家。基督乃是君尊的祭司。

四、將君王職分與祭司職分合併為一

基督是大祭司,但祂的身份卻是君王。當祂盡祭司職分時,祂乃是君王。祂是君王來作祭司,因此祂的祭司職分是君尊的。(彼前二9。)祂將君王職分和祭司職分合併,(亞六13,)為著神的建造和神的榮耀。基督的君王職任藉著公義,保持平安的秩序。這種平安的秩序,是神的建造所需要的。神的家乃是在平安的光景中建造的。基督的祭司職任,供應神建造的一切需要。這樣,祂的榮耀就顯明出來了。

祭司若只是為可憐的罪人獻祭,就不需要作君王。要有這樣的祭司,並不需要公義王或平安王。但是這位大祭司要將經過過程的神供應給得勝的戰士,祂就必須是公義王和平安王。

在麥基洗德到亞伯拉罕這裡,把經過過程的神供應給他之先,你以為神沒有到亞伯拉罕這裡來過麼?剛才我說,你需要在晚上花些時間與麥基洗德在一起。但這不是說,在早晨和下午神沒有來到你這裡。創世記十四章二十節說,「至高的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不要以為亞伯拉罕自己能殺敗基大老瑪和諸王;他自己是辦不到的。根據創世記十四章二十二節,亞伯拉罕在出去爭戰以先,就向至高的神舉手。(起誓,直譯,舉手。)這意思是說,在他出去與仇敵爭戰以前,他先接觸了神。所以,殺敗仇敵的不是他,乃是神。

當亞伯拉罕向神舉手,那時的光景既無公義也無平安。沒有公義是因為羅得和他的一切財物都被仇敵擄去了。沒有平安是因為仇敵尚未被擊敗。但是亞伯拉罕出去爭戰,乃是信靠神。當他殺敗仇敵之後,麥基洗德來迎接他時,就有了公義和平安。是誰把這公義和平安帶來?乃是至高神的祭司麥基洗德。當亞伯拉罕擊殺基大老瑪和諸王時,麥基洗德必定在禱告。因著他的代求,就帶來了公義和平安。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