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生命讀經 30-3

〔六〕 | 目錄 |
第30篇 竭力前進,達到成熟;以及緊隨先鋒逃入並拋錨於避難所 6
【讀經】
來六9-20:然而,親愛的,我們雖是這樣說,卻深信你們的光景強過這些,且都是聯於救恩的。因為神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作的工,和你們為著祂的名所顯出的愛,就是先前供應聖徒,如今還是供應。只是我們切願你們各人都顯出同樣的殷勤,以致對你們所盼望的有充分的確信,一直到底;使你們不怠惰,反倒傚法那些藉著信和恆忍承受應許的人。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時候,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的可以指著起誓,就指著自己起誓,說,「保定的,論福,我必賜福給你;論繁增,我必使你繁增。」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人都是指著比自己大的起誓,而起誓乃是人各樣爭論的了結,作為保證。這樣,神既願意向那承受應許的人,格外顯明祂的旨意是不更改的,就介入以起誓擔保;好藉這兩件不更改的事,就是神在其中不能說謊的,叫我們這逃往避難所,持定擺在前頭盼望的人,可以得著有力的鼓勵;我們有這盼望如同魂的錨,又牢靠又堅固,且通入幔內;作先鋒的耶穌,既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就為我們進入幔內。
【禱讀】
來六19:我們有這盼望如同魂的錨,又牢靠又堅固,且通入幔內;
二、竭力進入那存留之安息日的安息
我們要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就必須竭力進入那存留之安息日的安息。(四9,11。)我們已經看見,今天這存留之安息日的安息,就是召會生活。我們不必太擔心將來的國度,只要今天簡單的進到召會生活裡。不要說,「哦,已往幾年我太鬆懈了。我盼望將來還能進到國度裡。」你必須忘掉已往,也不巴望將來,而在今天進入召會生活裡。仇敵是狡猾的。我怕還有許多人一直談論過去,或巴望將來。讓我們忘掉已過的和將來的,今天就行動,竭力進入召會生活,奔跑那賽程。
三、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受憐憫,得恩典
我們也要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受憐憫,得恩典。(四16。)我們要在生命中長大,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就需要神的憐憫,也需要神的恩典。我們是不可能靠自己長大的。只有神遠遠搆到我們的憐憫和祂夠用的恩典,才能使我們達到完全、成熟。我們受憐憫並得恩典的路,乃是來到施恩的寶座前。感謝神,今天祂的寶座對我們是施恩的寶座。我們都需要操練來到施恩的寶座前,使我們「受憐憫,得恩典,作應時的幫助」。
四、吃乾糧,享受那位照著麥基洗德等次作我們大祭司的基督
我們要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就必須不再吃嬰孩的食物,就是開端的話,而吃乾糧,就是公義的話,好享受那位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作我們大祭司的基督。(五9~10,14。)我們已經接受基督作救贖主和救主,祂也進到我們裡面作我們的生命。我們所接受這位在我們裡面作生命的基督,也在天上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作我們的大祭司;祂的功用不是獻為著罪的祭物,乃是把神的豐富供給我們,作我們的供應。我們要長大成熟,就必須享受這位把神供應給我們的基督,使我們能有分於神聖元素的豐富。這些不是嬰孩食物,而是乾糧。大多數基督徒只停留在吃嬰孩食物的階段,不想吃乾糧,也不經歷基督作他們的麥基洗德。本書鼓勵我們,要往前吃乾糧,並享受天上的基督,好接受神豐富的元素,使我們得以長大成熟。
六章的開頭是一個強有力的結論,鼓勵我們實行在前五章所聽到的一切。我們若肯這樣實行並往前,就能達到目標,達到成熟。這是何其簡單!願我們都往前去。
緊隨先鋒逃入並拋錨於避難所
現在我們來看緊隨先鋒逃入並拋錨於避難所;(六9~20;)這是這些信息所說之事的頂點。
壹、避難所
十八節說到「我們這逃往避難所,持定擺在前頭盼望的人」。你曾否聽過,新約告訴我們要逃往避難所?這裡的「逃往避難所」,原文的意思是竭力逃走。這辭與行傳十四章六節說到保羅逃往呂高尼所用的「逃往」,原文是同字。這裡加上「避難所」雖然不算錯,但不加也許更好。
我們不單是過河的人,還是逃跑的人。我們要逃脫什麼?我們要逃脫一切不是基督和召會生活的東西。我們必須逃脫世界、猶太教、天主教、更正教、和我們自己。我們必須逃脫百貨公司、這世代的潮流、宗教、老觀念和各種傳統。我們必須從一切使我們與基督隔絕,使我們離開基督的事物逃脫。為了解釋這一節,我曾參考多種譯本。有的譯本作「逃離世界」。我們要逃離我們的老地位、雄心和自愛。我們必須逃離一切的事物。無疑的,本書作者盼望希伯來的信徒從猶太教,就是他們的老宗教中逃跑。他們若仍留在其中是太危險了;必須快快逃跑。「逃往避難所」一辭,原文含示逃往庇護之處;這就是為什麼繙譯聖經的人,在這裡加上「避難所」。作者在這裡似乎是說,「希伯來的基督徒阿,你們的處境太危險了,快快逃到庇護所罷。」
何處是這庇護所?何處是我們必須逃往的安全之地?乃是在靈裡,在召會裡,也在諸天界裡。諸天界裡有什麼?有在幔內的至聖所。希伯來的基督徒有被拉回營內的危險。他們必須逃入幔內。作者似乎是說,「要逃入幔內,進入至聖所,進入靈裡。不要留在猶疑不定的魂裡。要從遊蕩的心思中逃出來,逃到你的靈裡,才得安全。」雖然我們很難確定的說避難所是什麼,但我們可以說,避難所乃是今天主耶穌所在的諸天界。
貳、錨
按照希伯來六章九至二十節的上下文,作者用「錨」字,乃是描繪出我們都在風暴的海上。我們既然是航行在風暴的海上,就需要有錨。無疑的,我們所要逃入的庇護處,乃是我們的避風港。這避風港就在我們的靈裡,在召會生活裡,在諸天界的至聖所裡,也就是主耶穌所在的地方。我們若想要留在避風港裡,就需要錨。這錨就是我們的盼望,(18~19,)由兩件永不更改的事所構成:一是神的應許,一是神的誓言。(12~18。)神的應許是以祂的誓言作確證。神的應許是神的話,而神的誓言是祂最終的確證。神的應許和神的誓言都是不能更改的,藉此我們就有信心和恆忍,
結果使我們有了盼望,就是我們魂的錨。這盼望如同又牢靠又堅固的錨,已經通入幔內的至聖所,固定在那裡,現今我們在靈裡就能進入其中。(十19~20。)藉這盼望的錨,我們就得以持定在至聖所內。我們若無盼望的錨,就會船破。(提前一19。)
無論我們所在的光景是什麼,我們都必須從其中逃跑。每一種光景都是風暴的海。你富有麼?你的財富就是風暴的海。你貧窮麼?你的貧窮也是風暴的海。我說每一種光景都是風暴的海,意思是說,每一種光景都可能把你拖住,使你不能進入今日的安息。危險就在這裡。我們看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豫表。雖然約有二百萬人出了埃及,但只有兩個人進入安息。其餘的人都受了打岔。我們今天豈不也面對同樣的可能麼?沒有一件事不在拖住我們。甚至召會中的長老職分也會把你往回拖。長老們,要從長老職分上逃跑。我們都是逃跑的人。我們甚至要逃離我們的本國本地。在逃跑這件事上,作者把自己包括在內,所以他在希伯來六章十八節說「我們」。他在前面各章說了許多美好的事,末了就以「逃跑」為結論。
參、先鋒
作者現在告訴我們,基督不僅是救恩的創始者,也是我們的先鋒。主耶穌作先鋒,領先經過風暴的海,進入屬天的避風港,照麥基洗德的等次,為我們作了大祭司。作這樣一位先鋒,祂乃是我們救恩的創始者。(二10。)作先鋒,祂開了通往榮耀的路,作創始者,祂已經進入了榮耀,進入了幔內的至聖所。主耶穌為了進入幔內的至聖所,曾經逃離一切事物。祂逃離祂的母親,逃離祂的兄弟。(太十二46~50。)祂逃離猶太教,而進入幔內。這裡不是說耶穌進入諸天,而是說祂進入幔內。祂進入了神的面光中。祂逃離了一切,進入幔內神的面光中;我們乃是有充分的確信,在幔內拋下盼望的錨。(來六11,19。)
我們在希伯來書生命讀經裡看過這麼多篇信息之後,必須注意這一件事,就是逃跑。我們必須從一切事物中逃跑,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危險的。要逃離你的老觀念,要逃離無召會的生活。你若沒有召會生活,你就是在風暴的海上,沒有庇護所。你遊蕩的心思也是風暴的海。要逃到你的靈裡,逃到召會生活裡,你就有了庇護所。這樣的逃跑乃是真正的過河。我擔心許多人讀過這篇信息,還沒有逃離一切,還沒有過河。讓我們逃到我們的靈裡,逃到召會生活裡。讓我們逃入幔內,進入至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