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生命讀經 23-1

〔一〕 目錄

第23篇 存留之安息日的安息(六)1

【讀經】

來四8-11:若是約書亞已經使他們得了安息,此後神就不會題起別的日子了。這樣,必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因為那進入祂安息的,也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自己的工一樣。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隨著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

【禱讀】

來四9:這樣,必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


貳肆、神家的審判

彼前四章十七節說,「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我們從這節經文可以看出,在神行政的對付上,是有所不同的。對祂的家,就是祂的兒女,神有祂對待的方法,也有祂的時候;對那些不信從福音的人,神另有對待的方法,也另有時候。雖然我們已經得救,成了神家中的人,但這不是說,我們絕不會再受神的審判。相反的,這節經文告訴我們說,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神在對付祂兒女的事上若不公正,祂怎能審判那些不信祂、反對祂的人?這裡的原則乃是:為要公正的審判不信的人,神必須先公義的審判祂的兒女。

貳伍、在生命中長大,為著完成神的定旨

神的目不是要得著一個宇宙滿了整齊、潔淨、公義、無罪的人。我們已經看見,祂的定旨乃是要將祂自己種在祂所揀選的人裡面,使他們成為祂的兒女。我們一旦藉著重生,成為神的兒女,有神的生命作種子、作內容,就需要因神而增長,並長到神裡面,且被祂一切神聖的元素所浸透,達到完全的變化。神的目的不是要得著一班純淨、公義的人,乃是要得著一班充滿祂,在祂裡面建造起來的人。撒但進來,藉著罪、世界和己,破壞了神的工作。因此,我們若要在神的生命裡長大,就必須恨惡罪、棄絕世界並否認己。對付罪的目的,不是僅僅對付罪的本身,乃是消除撒但對生命長大的攔阻。罪得赦免還是次要的,脫離罪的攔阻,使我們得以在神的生命中長大,才是主要的。如果你犯了罪,只要你悔改,並且願意與主一同往前,神必定因著基督的救贖,赦免你的罪;你無需罣慮。神的目的不是僅僅赦免你的罪,更是要帶你往前,使你在祂的生命中長大。我們都是人,很容易落在罪中。但只要我們願意在生命中長大,神自然會顧到我們的罪,用耶穌的血潔淨我們。然而,我們若不願意長大,卻求神赦免我們的罪,神也必定按著祂的信實赦免我們,但我們並不能完成神的定旨。僅僅在消極一面得著赦罪,並不能完成神的定旨。我們還需要長大,並進入安息日的安息。

貳陸、為著進入千年國所需要的生活和工作

我很喜歡馬太二十四章和二十五章所給我們的圖畫。我們在上一篇信息指出,二十四章四十至四十一節說到兩個活著的人,二十五章一至四節說到十個死了的人。兩個活著的人,一個被取去,一個被撇下;十個死了的人,有五個被接納,有五個暫時被棄絕。得救的人不會被神永遠棄絕,但也許會在一個時期內被神棄絕,正如作父母的安排了特別的餐宴,來獎勵成績優異的子女,而成績不好的孩子就不准與成績好的兄弟姊妹一同參加。作父母的不會永遠棄絕他們不好的孩子,只是一時的不理而已。如果我們相信馬太一章,我們也必須相信馬太二十四、二十五章。我們不該只選喜歡的經節,而不要不喜歡的經節。二十四、二十五兩章,對我們基督徒的生活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十五章包含兩個與我們有關的比喻─十個童女的比喻和銀子的比喻。十個童女的比喻,描述我們該有的生活;銀子的比喻,描繪我們該有的工作。我們的生活必須是精明童女所過的生活,我們的工作必須是忠信奴僕所作的工作。在十個童女的比喻裡,我們看見我們需要過一種儆醒的生活,就是一直背負著見證,走出這個世界去迎見主的生活。這個比喻也啟示,我們不僅需要讓我們的靈被神的靈點亮,也需要使我們的器皿,就是我們的魂,因賜生命之靈額外的一分而變化。

不僅如此,銀子的比喻啟示,我們的工作必須是忠信奴僕所作的工,運用主所給的恩賜為主作買賣,為祂的經綸賺取利益。根據馬太福音所啟示的,我們要得著要來千年國裡安息日的安息為獎賞,必須有這樣儆醒的生活和忠信的工作。這與單單因相信主而得享救恩的安息,是不同的。

一、按才幹分給銀子

我們不僅因著重生得著神的生命,而成為神的兒女,也得著才幹,能作主的奴僕服事主。從銀子的比喻中,我們看見銀子是按著奴僕的才幹賜給的。「按照各人的才幹,個別的給了一個五他連得銀子,一個二他連得,一個一他連得。」(太二五15。)我們都有一點才幹,我們所得的恩賜(銀子)就是按著這才幹分給的。使徒保羅很有才幹,所以他得的恩賜多。倪柝聲弟兄也很有才幹,所以他得的恩賜也多。然而,我們一切天然的才幹都必須藉著基督的死受對付,好被帶到復活裡與主給的恩賜合作。我們天然的才幹,往往攔阻我們在主手中的用處。在主的工作中,只有復活的(不是天然的)才幹,才配得上主所給的恩賜。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