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生命讀經 22-2

〔五〕 | 目錄 |
第22篇 存留之安息日的安息(五)2
【讀經】
來四8-11:若是約書亞已經使他們得了安息,此後神就不會題起別的日子了。這樣,必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因為那進入祂安息的,也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自己的工一樣。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隨著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
【禱讀】
來四9:這樣,必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
貳壹、來世的管教
現在我們要來看主的管教。林前十一章三十二節說,「我們受主審判,乃是受管教,免得我們和世人同被定罪。」這裡我們看見,管教與失喪不同。雖然你不再失喪了,但不要以為你不再有問題了。主可能還要管教你。
所有基要派的基督徒都同意,我們得救以後,如果不好好行事為人,主就要管教我們。但是很多人有不正確的觀念,以為受主的管教只在今世,當主回來時,就不再有管教了。但這並不合邏輯。試想若有一個青年弟兄受了引誘,離開了召會生活,漂流回到世界,且生活在罪中。當他見主時,你信他沒有一點問題麼?我在聖經中找不到一處說,這種情形沒有問題。沒有一節經文說,一個活在罪中,也不悔改的基督徒,當主再來時,他會毫無問題。然而,有許多經節告訴我們,活著的聖徒以及從死裡復活的聖徒,都要在基督的審判臺前受審判,得著或好或不好的報應。好的報應是獎賞,不好的報應必定是管教或是懲罰。
林後五章十節說,「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的審判臺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到應得的報應。」這審判必不是白色大寶座前的審判,決定得救或滅亡,而是在千年國之前,基督再來時的審判,決定得獎賞或是受管教。保羅在這一節經文裡用「我們」,證明他把自己也包括在這審判之內。「本身所行的」是指今天我們所作的事。林前四章五節告訴我們:「什麼都不要論斷,直等主來,祂要照出暗中的隱情,也要顯明人心的意圖,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讚。」主回來時你是否會從神那裡得著稱讚?這完全在於你得救以後所作的。當主回來的時候,祂要設立祂的審判臺,所有被提的和復活的聖徒,都要站在那裡向祂交賬。
我們在羅馬十四章十至十二節,也看見同樣的事:「我們都要站在神的審判臺前,因為經上記著:「主說,我指著我的生存起誓,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也必向神公開承認。」這樣看來,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向神陳明。」我們都要站在那裡,陳明我們得救後所作的。主要我們陳明我們所作的,好定我們該得什麼報應,或是好的,或是不好的。這是一件嚴肅的事,可惜許多基督徒從來沒有聽見這些話。我們對這件事若看得不清楚,就無法明白安息日的安息,也不明白希伯來書中論到主在來世要對付信徒的五個警告。
貳貳、馬太福音中的賞賜
馬太福音也說到賞賜。不要接受時代派的觀念,以為馬太福音不是寫給我們的。如果馬太福音不是寫給我們的,那麼馬太一章的這位生為救主的耶穌,和十一章所說是安息的一位,也不是為著我們了。這種說法太荒謬了!馬太十六章十八至十九節給我們看見,當召會建造起來時,就帶進了國度。馬太十八章十五至十七節說到地方召會的生活,那裡告訴我們,一個弟兄若不聽召會,就該把他當作外邦人和稅吏。這意思是說,他乃是在召會生活之外。在召會生活之外,就是放棄十一章二十八至二十九節裡所題的權利。在十一章二十八節主說,「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必使你們得安息。」十一章裡使我們得安息的「我」,去到十六章的召會裡,並且留在十八章的召會裡。我們若要享受主作安息,就必須跟著祂到召會裡,並與祂一同留在召會裡。我們若不聽召會,就會在召會生活之外,也在安息之外。十二章八節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我們要有安息,就必須與主在一起。我們若在召會之外,就沒有安息日。
十六章十八至十九節說到召會和國度,二十七節卻說到賞賜:「因為人子要在祂父的榮耀裡,同著眾天使來臨,那時祂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這節經文不是對不信者說的,因為不信者不過是罪人,沒有資格得賞賜。這節必定是指信的人,要受那一種的報應說的。好的報應是獎賞,不好的報應是懲罰。馬太一章告訴我們耶穌是救主,是以馬內利;六章告訴我們要禱告說,「願你的國來臨;」十一章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到主那裡得安息;十二章啟示,耶穌是安息日的主;十六章揭示,召會是建造在基督身上,而藉著建造的召會,就帶進國度;十八章告訴我們,我們應當在正當的召會生活中;十六章二十七節警告我們,主要回來賞罰我們。
二十五章給我們一個嚴肅的警告,當主回來時,祂要懲罰祂的一些奴僕。(24~30。)有些人說,那些受懲罰的奴僕是假基督徒,但這是不合邏輯的。假基督徒怎能成為主的奴僕?主怎能分派工作給假奴僕?那樣的解釋是錯的。他們強說那些奴僕是假的,乃是不得已的,因為他們不相信主回來後,會懲罰祂的奴僕。他們會爭辯說,「一個得救的人,在主回來的時候,怎麼會受主的懲罰?這意思是說,主的救贖不完全。」但是這一班人也教導說,如果基督徒在今生不好好行事為人,主會懲罰他們。我們可用他們的論點反問說,「這個管教豈不證明主的救贖不完全麼?」不同點乃是時間的問題。有那一處經節說,主只在今世管教祂的子民,而不在來世管教?沒有這樣一節經文。反而有許多經節告訴我們,當主回來時,祂要管教祂的一些奴僕。(路十二35~48,注意46~47,十九11~26。)主回來時,祂要懲罰那些懶惰的奴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