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生命讀經 22-1

〔四〕 | 目錄 |
第22篇 存留之安息日的安息(五)1
【讀經】
來四8-11:若是約書亞已經使他們得了安息,此後神就不會題起別的日子了。這樣,必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因為那進入祂安息的,也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自己的工一樣。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隨著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
【禱讀】
來四9:這樣,必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
聖經是神的啟示。我們若要明白這啟示中任何主要的部分,就必須顧到聖經中所建立並啟示的支配原則。整本聖經的支配原則,就是神在已過的永遠裡定了旨意,立了計畫,要將祂自己同祂的權柄彰顯出來。神這永遠的定旨和計畫,在創世記頭二章和啟示錄末二章,已經完全啟示出來。創世記一至二章給我們看見,人是神所造之宇宙的中心。雖然神創造了天地和其中的萬物,但中心卻是人。神造人的方法很特別;祂乃是用地上的塵土造人,(二7,)且是照著祂自己的形像造的。(一26。)因此,人這單一的實體帶有兩樣東西:塵土和神的形像。人的本質是屬土的,人的彰顯卻是神聖的。在人這一個實體身上,我們看見一個奇妙的原則,就是一個受造之物帶有屬土的本質和神聖的形像。當人彰顯神的形像,並有神的管治權施行祂的權柄時,神就安息了。在前幾篇裡我們看過,這就是安息日之安息的真義。那是聖經最開頭的情形。
到聖經末了,我們就看到終極的完成,就是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在新天新地裡,地比天更有用,因為新耶路撒冷是在地上。我們若仔細讀啟示錄,就會看見新耶路撒冷不是物質的建築物,乃是由一班活的人所組成活的構成,就如其中羔羊的十二使徒和以色列的十二支派都是活人。(二一12,14。)新耶路撒冷城有神顯出的樣子,完滿的將神彰顯出來。再者,神的寶座也在城中,神的權柄在此完全通行。這就是神永遠的國。所以,在新耶路撒冷裡神得著完全的安息,得著祂永遠的安息日。這件事乃是整本聖經的支配原則。
拾玖、宇宙的三個時期
我們若要認識聖經,就必須對聖經有全盤的觀點。你知道宇宙是由三個時期組成的麼?頭一個時期是在亞當被造之前,稱為亞當以前的時代。正如我們在創世記生命讀經裡所看見的,在亞當被造之前,宇宙早已經有了。這第一個時期有多長,沒有人知道。宇宙的第二個時期是從創世記一章二節開始,直到要來千年國的末了,也就是從亞當被造,直到千年國末了。這一段時間很短,大概不會超過七千年。我們可能覺得這段時間很長,但在神看來,七千年就如同七天一樣,因為對神而言,千年如一日。(彼後三8。)在第二個時期之後,就是宇宙的第三個時期,也就是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這個時期要持續到永遠。我們要透徹的認識聖經,就必須明白宇宙這三個時期。
宇宙的第一個時期,乃是墮落的時期。神創造了,撒但來破壞,於是神來審判全宇宙。在創世記一章二節,神來開始復造。嚴格的說,只有創世記一章一節是說到神原初的創造,第二節乃是神復造的開始。在神的復造裡,也有進一步的創造。譬如人並不是復造的,乃是創造的。從神復造開始,一直到祂的定旨完成,這段時間大約是七千年。因為神乃是用這一段時間完成祂永遠的定旨,所以我們可稱這一段時期為完成的時期。
完成的時期開始於人的被造。人是神創造的。神的復造只是把墮落的宇宙恢復到一種光景,適合人的受造和生存。主耶穌的再來,不是完成時期的結束,因為舊天舊地在主回來以後還要繼續存留一千年。那一千年將是完成時期的延續。主的再來,是神完成祂的定旨進一步的手續。所以,神完成祂的定旨,乃是開始於人的受造,完成於千年國的末了,而不是完成於主再來的時候。
在完成的時期之後,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就來臨。那就是永遠安息的時期,也就是完全安息的時期。將來這永遠的時期,是無終止的安息日。我們的父,我們的救主,以及所有蒙救贖的人,都要在那裡。這是我們的定命,也是我們的前途。我們的前途乃是永遠的安息日,我們的父,我們的救主,以及每一個聖徒,都要在那裡一同安息,直到永遠。
貳拾、神定旨的完成
讓我們來看,神如何完成祂的定旨。首先,祂創造人。人按照天然的構成,不能真正成就神的定旨;人只不過是一張照片,一個豫像而已。但即使從這張照片上,我們也可以看見一些叫神滿意的特點。舊約主要啟示兩件事,就是神創造人和呼召人。神造了亞當,呼召了亞伯拉罕。亞伯拉罕包括以撒、雅各、以及雅各所有的兒女,乃是團體的蒙召者。所有以色列人,都在亞伯拉罕裡蒙召。因此,亞伯拉罕是一個團體人,是叫神滿足的又一個豫像。我們在這個團體人身上看到的,比在亞當身上看到的更多,因為亞當只是單個人,來作叫神滿足的照片;而亞伯拉罕,包括他所有的後裔,卻是一個完整的團體人,作叫神滿足的豫像。舊約就是啟示這兩個叫神滿足的豫像,一個是單個的,一個是團體的。然而,原則上二者都同樣啟示,什麼是神的滿足。我們需要這樣全盤的看見,才能明白聖經。
舊約給我們看見的是豫像,新約啟示的是實際。神親自來成為一個人,把祂自己如同種子撒在人類這塊土地裡。我們絕不該把人類和土地分開,因為在本質上,二者是一樣的。聖經清楚的說,人是出於土,也屬於土。神來把祂自己如同種子,撒在人這塊真地土裡。這一粒麥子落在人性的土裡死了,然後在復活裡產生許多子粒,這些子粒又成為一個餅,就是召會。(約十二24,林前十17。)在召會這個餅裡,我們看見神的彰顯和神的管治。在召會這裡有神的國,神的權柄在此通行,神的形像在此彰顯。因此,召會乃是神的安息,也就是神定旨真正而實際得著完成的第一個時期。
但是還需要另一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主第一次來臨的時候,第二個時期始於祂第二次來臨。祂的定旨要真正得著完成,就需要祂來兩次。祂第一次來,是把祂自己種到人裡面;祂第二次來,是要收割祂第一次來所種的。祂第一次來的時候,有的事成就了─召會產生了,有了一個安息日;但這並沒有使祂的定旨完全完成。祂的再來要成就更多的事,帶來更完滿的安息日。祂第一次的來,帶來頭一個真安息日,但這安息日並不是完滿的安息日,因為神的定旨還沒有完成。因此,需要祂再來,好完成神永遠的定旨。這意思是說,神永遠的定旨,不會在主第二次再來之前成就。換句話說,若沒有千年國,神永遠的定旨是不能完全完成的。
在神永遠定旨的成就上,千年國將是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我必須強調這一點,因為歷世紀以來,大多數聖經教師都有一種觀念,認為主回來時,一切就都完成了。根據這個觀念,主的再來顯然就是舊宇宙的結束,新天新地的開始。當主耶穌回來的時候,千年國這美妙的時候就開始了。但無論千年國是多麼美妙,那時舊天舊地仍然存在。千年國頂多不過是萬物復興的時候。(徒三21。)天和地都要在千年國期間得著復興,但天和地仍然是舊的,還沒有換新。舊天舊地還要等一千年之後,才能換成新天新地。從亞當受造,直到基督第二次來,大約共有六千年,其結果要帶進宇宙的復興,但宇宙還沒有得著更新,那還需要一千年。直等到末了的一千年過去,整個宇宙才從舊的變成新的,那時才有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
你仍然持守老觀念,以為基督第二次來的時候,一切就都好了麼?那時並非一切都好。在千年國的時候,撒但雖被捆綁,卻未完全受對付。在千年國末了時,撒但還要從監禁中被釋放,而迷惑列國,帶領他們與主爭戰。(啟二十7~9。)在千年國之後,撒但仍然要作工敵對神。不僅如此,在千年國期間,人性裡的邪惡,還沒有完全受對付。那時列國雖然都被征服,但到那時期的末了,歌革和瑪各還要再次背叛,這證明背叛的元素還在人裡面。第三,死這最後的仇敵,(林前十五26,)不是在基督第二次來時被扔到火湖裡,乃是在千年國的末了被扔到火湖裡。(啟二十14。)因此,這三件邪惡的東西:撒但、人背叛的性情、死,直到千年國的末了仍然存在。這些事實擺在這裡,我們怎麼能說基督第二次來時,一切就都好了?主仍需要一些時間,好從神永遠的宇宙中,除去這三件邪惡的東西。
在撒但、人背叛的性情以及死之外,還有兩件消極的東西,也要等千年國完了才對付。第一是海,表徵一切消極的事物,要等到千年國結束才完全除去。在新天新地裡,不再有海。(啟二一1。)第二,所有未得救而死了的人,也要等到千年國完了,才受審判。(二十11~15。)千年國末了,未得救而死了的人都要復活,站在白色大寶座前受審判,決定他們永遠的定命;凡名字沒有記在生命冊上的,就被扔在火湖裡。這是舊天舊地最後要結束的事項。這事以後,整個舊宇宙就全都過去,而帶進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在新天新地裡,不再有撒但、人背叛的性情、死亡和海。不要信說,當主再來時,一切事就都解決了。我們惟有到了新天新地,在新耶路撒冷裡,才能大聲歡呼:「阿利路亞,現今一切都好了!」
今天我們是在召會生活中享受安息日的安息。這雖然很好,但我們還在等候主再來,帶我們進入更好的安息日。這個安息日稱為「復興」。(徒三21。)但即使這也不是最好、最終的安息日,因為撒但、人背叛的性情、死亡、海、以及一切未得救而死了的人,還需要受對付。第一個安息日帶進第二個安息日,第二個安息日帶進第三個安息日。召會帶進國度,國度帶進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