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生命讀經 47-2

〔五〕 目錄

第47篇 在復活中的生命(二) 2

【讀經】

約二十19-23: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猶太人,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門徒看見主,就喜樂了。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入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

【禱讀】

約二十23: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


8. 生命的靈

羅馬八章二節說,那靈是生命的靈。這生命的靈就是吹入並住在門徒裡面的生命之氣。(約十四16~17。)這是為著在約翰線上的生命。為著在路加線上的能力,那靈被比作吹在門徒身上的一陣暴風。(徒二2~4。)在約翰的線上,那靈被比作吹到門徒身上,(約二十22,)並住在他們裡面作生命的生命之氣,這生命的靈一點不差就是現今成了賜生命之靈的復活基督。

六、授權門徒

主向門徒吹了一口氣後,就對他們說,「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約二十23。)這裡我們看見主給門徒權柄,代表祂赦免人,給他們權柄來捆綁和釋放。這就是赦免人,或將人留在定罪之下的權柄。雖然門徒有這權柄,卻不是在他們自己裡面,乃是在聖靈中運用的。當我們在聖靈裡,並充滿聖靈,我們就有權柄斷定人是否蒙神赦免。我們若說他蒙了赦免,他就必蒙了赦免。但我們惟有在聖靈裡,並且被聖靈充滿時,才能運用這權柄。此外,這權柄必須在基督身體的交通裡,並且必須為著基督身體的交通。在基督身體的交通裡,我們才有這權柄代表主赦免人;也只有為著基督的身體,我們才能代表主接納神所赦免的人進入召會,就是祂的身體。

七、五旬節前召會首次的聚會

二十章十九節門徒在主復活那天晚上的聚集,可視為五旬節以前,召會首次的聚會。這次聚會照著希伯來二章十至十二節,應驗詩篇二十二篇二十二節,使子向祂的弟兄們宣告父的名,並在祂的弟兄們所組成的召會中歌頌父。宣告父的名,乃是使門徒知道父是生命的源頭,使他們有分於祂神聖的性情。在召會中歌頌父,乃是在召會的聚會中,在信徒的歌頌中歌頌父。按照詩篇二十二篇二十二節和希伯來二章十至十二節,復活的主在復活那天,召會首次的聚會中,作了這兩件事。

主復活後,從第一日晚上開始,就來與門徒聚集。因此,在主的復活裡與眾聖徒聚集,乃是極其重要的。抹大拉的馬利亞在早晨個人遇見主,得了祝福。(約二十16~18。)但她在晚間仍然需要與眾聖徒聚集,團體的遇見主,好得著更多、更大的祝福。(約二十19~23。)主復活後和門徒首次的聚集中,有主的同在、平安、主的差遣、吹氣和捆綁並釋放的權柄。這些是主在那次召會的聚集中帶給祂門徒的祝福。不管馬利亞在晨更中與主的交通多美好,她仍需要來到晚間的聚會中領受這一切祝福。這些祝福是更大更重要的。我們可能在晨更中從主得著一些東西,甚至得著主自己,但那是我們個人個別所需要的。我們還必須來聚會中得著更重要的東西。晨更和召會聚會是兩面,我們需要頭一面個人的祝福,也需要第二麵團體的祝福。

多馬錯過了主復活後與門徒的首次聚會。幸好他參加第二次的聚會,補償了他首次聚會所漏掉的恩典。(約二十25~28。)哦,我們不可錯過任何召會的聚會!我們不該說那無所謂,我們要在家裡休息。主若來到,我們就會像多馬一樣錯過了祂。多馬錯過了主的顯現。因他那次召會的聚會沒有在場,他真的缺了一些東西。這章滿了啟示,但多馬全都錯過了。他錯過了啟示,錯過了發現,也錯過了對主復活的經歷,因他錯過了晨更和召會的聚會。他錯過了啟示,就是門徒乃是主的眾弟兄,也是神的眾子。他錯過了平安、聖靈的氣、神聖的使命和權柄。他是得救的,他是弟兄,但因他沒有參加那次聚會,他錯過了許多東西。

在早晨,我們該有個人個別的晨更,但在晚間我們必須來到召會的聚會中。我們真是需要和別的弟兄姊妹在一起!那時,主會帶來更多、更大、不同的東西。不要因你在晨更中美妙的經歷而驕傲,也不要說晨更就夠好了,你需要來到召會聚會中,與聖徒們相聚。我們中間有人錯過晨更,有人錯過晚間的聚會。但我們必須有個人的晨更,也必須有團體的晚間聚會。晨更不能頂替晚間聚會,晚間聚會也不能頂替晨更。我們兩者都需要。對於神,每樣東西都有兩面。甚至在接觸主的事上,也有兩面,有個人的和團體的。因這緣故,早晨有晨更,晚上有聚會。所以我們不可忽略晨更,也不可忽略召會的聚會。馬利亞早晨得著第一手的新鮮東西,那是沒有什麼可以頂替的。然而,她仍需要更多的東西 ── 平安、差遣、吹氣和使命。這些東西只能在召會的聚會中才能得到。主的使命是給召會的,不是給個人的,所以我們必須在召會中才能受差遣。使命是基督身體的事,因此我們必須在召會中,並藉著召會受主差遣。

很希奇,這章從未指明主離去了,從未告訴我們祂離開了門徒。很希奇,主帶著可觸摸的物質身體,經由關了的門進到屋子裡。這就是說,在主復活後,主就是那靈。因著復活的主現今是那靈,祂就能隨時、隨地和門徒同在。從主復活後,祂就沒有時間或空間的問題。現今主能在任何境遇中與我們同在。我們也許關了門,但祂仍和我們同在。按照這章,我們不知道主從那裡來,祂何時來,何時去。我把這章讀過多次,找不出什麼地方指明主往那裡去了。這就是說,主在復活後乃是那靈。主這靈隨時、隨地、在一切情況之下,都與我們同在。主始終與我們同在,惟一的不同是有時我們覺得祂的同在,有時我們不覺得。即使我們不覺得祂的同在,祂仍然在這裡。今天對於我們,問題不是祂來或祂去,乃是祂的顯現或隱沒。祂來了,就是祂顯現了。祂去了,就是祂隱沒了。然而實際上,祂一直在這裡。不管我們覺得祂在或不在,主仍然在這裡,主無所謂來或去,現今只有顯現或隱沒的差別。祂既成就了一切,就使自己與門徒成為一,門徒現今與祂乃是一。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