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生命讀經 1-1
〔一〕 | 目錄 |
希伯來書是一卷既深奧又豐富的書。深奧在於其屬天的觀念,豐富在於其屬天的產業。在希伯來書生命讀經裡,我們要來看希伯來書深奧的觀念和屬天的產業。我們需要進入這卷書的深處。 壹、背景 我們若要深入希伯來書的觀念和豐富,就必須瞭解這卷書寫作的背景。這是很重要的。要得到有關希伯來書的資料實在不容易。這卷書既沒有告訴我們著者是誰,也沒有清楚題到誰是受信者。希伯來書和其他書信完全不同,可謂獨具一格。其他的書信一開始就告訴我們誰是著者,誰是受信者。希伯來書卻這樣開頭:「神既在古時,藉著眾申言者,多分多方向列祖說話,就在這末後的日子,在子裡面向我們說話。」(一1~2。)誰寫了這卷書?聖經並沒有告訴我們,這卷書是誰寫的。這卷書是寫給誰的?聖經也沒有告訴我們,這卷書是寫給誰的,這完全是個奧祕。因這緣故,很少基督徒能讀懂這卷書。 希伯來書並不膚淺,乃是極其深奧的。所以,我再說,我們需要深入其中。不要光在表面瀏覽,乃要潛入深處,發掘其中的寶藏。你每讀一節,都要讀上下文。有時為著某一節,需要讀好幾章才可以。 一、受信者是希伯來的信徒 雖然希伯來書本身沒有明言誰是受信者,但這卷書是寫給希伯來信徒的。早期收集聖言經卷的聖徒,將這卷書標為「給希伯來人的書」;這實在很有意思。為什麼說是寫給「希伯來人」,而不是寫給猶太人或以色列人? 多年來,我對「希伯來人」這辭感到不解。我多方查考,想要知道這辭的意義,發現有幾派不同的講解。有一派說,希伯來人這辭是指閃的後代希伯的子孫。(創十21。)因為希伯這名的希臘文譯音為希伯來,所以有些聖經學者認為希伯來人是希伯的子孫。我有一段時間接受這派的說法,但裡面還是有疑問。以後我進一步研究,就無法贊同這一派,因為希伯不只有一個兒子。希伯有兩個兒子,一個是法勒,另一個是約坍,(創十25,)而亞伯拉罕是法勒的子孫。如果亞伯拉罕的後代是希伯兒子法勒的子孫,所以稱為希伯來人,那麼希伯另一個兒子約坍的後代,也應該稱為希伯來人。所以這一派的說法是不合邏輯的。不僅如此,聖經告訴我們亞伯拉罕有兩個兒子,以撒和以實瑪利。如果亞伯拉罕的後代因為是希伯的子孫,所以稱作希伯來人,那麼所有的阿拉伯人既然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他們也就都該稱作希伯來人。這實在太荒謬了!所以,這種說法並不合邏輯,是不可信也不可靠的。 以後我繼續研究,發現希伯來這辭第一次出現在創世記十四章十三節,亞伯拉罕要去爭戰,救他姪兒羅得的時候。那節經文說,「有一個逃出來的人,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亞伯拉罕是希伯來人。再經過多方研究,就發現「希伯來」字根的意思是「過去」,特別是指過河,從河這邊過到河那邊,從這一邊過到那一邊,所以希伯來人乃是過河的人。亞伯拉罕就是一個過河的人。他過了大河,(書二四2~3,)就是伯拉(今稱幼發拉底)河。這條大河分開了亞伯拉罕蒙召以前所在的地方,和神呼召他進入的新地。 亞伯拉罕生於迦勒底,就是古時的巴別,又稱巴比倫。在迦勒底與迦南美地之間,有一條大河從北到南把兩地隔開;這是很有意義的。神創造萬物,包括地,都是為著成就祂的定旨。迦勒底之地後來成為屬撒但鬼魔之地,各處遍滿了偶像,完全被神的仇敵所佔據,為那惡者所佔有。所以神進來呼召亞伯拉罕離開那拜偶像之地,就是那被撒但所佔據、佔有、毒化、破壞並敗壞之地。神只是呼召他出去,但沒有告訴他要往那裡去。(來十一8。)他每走一步都得仰望主,向主說,「主啊!我該往那裡去?」亞伯拉罕知道他該從那裡出來,卻不知該往那裡去。後來神把他帶到那條大河,他就過了河。約書亞二十四章二至三節說,亞伯拉罕本來「住在大河那邊」,是神把他「從大河那邊帶來,領他走遍迦南全地」。所以,希伯來人就是從水那邊過來的人。 現在我們能明白受浸的真義。為什麼所有悔改的人都必須受浸?因為今天的世界已經被神的仇敵佔據、佔有、破壞並敗壞了,不再適合於成就神的定旨。神的救恩不是僅僅救我們脫離火湖,神的救恩乃是要把我們從撒但所佔有、敗壞之地帶出來。我們怎樣才能出來?乃是藉著受浸。受浸的水就是一條大河,當你受完了浸,你就是在河的另一邊。阿利路亞!我是一個從河那邊過來的人。請問你今天還在河那邊麼?你也許還在那邊,但我是在河這邊!我已經過了大河,我是一個希伯來人,是一個過河的人。弟兄姊妹,請問你是什麼人?是美國人、中國人、英國人、德國人、紐西蘭人、日本人、菲律賓人、墨西哥人麼?我們都必須宣告說,「我們是希伯來人!我們是道地的希伯來人!」我們不是猶太人,而是希伯來人。我們是真正的希伯來人,因為我們都已經過了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真正過河的人。 我們看過,第一個過河的人,也是第一個希伯來人,就是亞伯拉罕。亞伯拉罕蒙了神的呼召,過了伯拉大河,進到一個地方,就是以後神建造聖殿的地方。亞伯拉罕進入之地,乃是美地,聖地,也是以後神建造祂家的地方。那裡有神的家,神住在那裡。那不是神的旅店,乃是祂在地上的居所。河那邊滿了偶像、屬鬼的東西、和撒但一切的工作。河這邊有神的殿,滿了神的榮光。把這兩邊分開的,乃是一條大河。 在亞伯拉罕之前已經有一個過了大水的人,就是挪亞。挪亞過了洪水。(彼前三20~21。)那洪水把他從老舊、彎曲、悖謬、邪惡的世代分別出來。洪水把他從鬼魔世界中分別出來,將他引進新地,在那裡築壇獻祭。挪亞過了洪水,亞伯拉罕過了大河。在原則上,這兩件事是一樣的。 亞伯拉罕的子孫又如何?以色列人過紅海,在原則上也是一樣。他們過了紅海到了另一邊,就唱歌跳舞。他們能說,「埃及阿,你在那邊,我們卻在這邊!」他們到了另一邊之後作什麼呢?他們建造神的帳幕。四十年之久,他們不買賣,也不耕種。他們沒有學校,沒有教堂,沒有神學院,也沒有聖經學院。他們只有會幕,其他什麼都沒有。在紅海的那邊有什麼?那邊的一切,都是埃及的、屬世的東西。 我們都是從水那邊過來的人。我們在這邊作什麼?過召會生活!我們都是過河的人,我們都是希伯來人!水把我們分開了。我們在這邊作什麼?我們所作的,乃是建造帳幕,就是今日的方舟。古代最早過河的挪亞,建造了方舟。摩西時代的希伯來人,建造了帳幕。如今我們這些今日的希伯來人,乃是建造召會。 我們的神是「希伯來人的神」。你聽見過「希伯來人的神」這個辭麼?我雖然研究聖經多年,但直到最近才看見,我們的神是「希伯來人的神」。多年來我知道,神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祂也是以色列人的神。但亞伯拉罕的神也是「希伯來人的神」。祂是那些過河之人的神。出埃及三章六節說,「我是你父親的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摩西蒙上臉,因為怕看神。」這話不是向法老說的,乃是向神的百姓以色列人說的。(15~16。)神對祂百姓說話時,自稱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但是請注意,祂向法老說話時,就不是這樣了。「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進去見法老,對他說,耶和華希伯來人的神這樣說,容我的百姓去,好事奉我。」(九1,13,七16。)當神向法老說話時,祂稱自己是「希伯來人的神」。好像神說,「法老,你不知道我是希伯來人的神麼?我是一切過河之人的神。容我的百姓去,讓他們過紅海,好在曠野事奉我。法老,你可要知道我是希伯來人的神!」因為我們的神是「希伯來人的神」,所以我們也應該向世界宣告,我們的神是「希伯來人的神」,而我們是希伯來人,我們都已經過河了。我們就像挪亞、亞伯拉罕和以色列人一樣,都已經過河了。 以色列人住在埃及地漸漸變得老舊,神就藉著逾越節給他們一個新起頭。(十二1~2。)神甚至更換了他們的曆法,以聖曆代替他們原來的民曆。按他們一般的算法,逾越節是在第七個月,但神將該月改為正月,為那一年的新起頭。這樣,以色列民就成為新的、新鮮的。他們過河進到曠野,在那裡乃是一班新的子民,在新樣中建造神的帳幕。但四十年之後,他們又變為老舊,又需要再一次過河。第一次他們是過紅海;第二次,他們是過約但河,進入迦南美地。過河是非常有意義的。以色列人進到美地,就建造神的殿。 過了許多世代以後,以色列人又老舊了。他們被仇敵佔有,甚至聖殿連同殿裡的事奉也被仇敵所利用、佔據、佔有並毀壞。但出乎以色列人意料之外,施浸者約翰突然出現,吩咐他們悔改。(太三5~6。)施浸者約翰作了什麼?他乃是幫助以色列人過河。他幫助他們脫離老舊,從老舊的、宗教的猶太境地裡出來。他告訴他們必須過河,作個真希伯來人。對於那些悔改的法利賽人和猶太人,這才是受浸的真實意義。受浸乃是把他們從老宗教的境地裡帶出來,而把他們浸入一個新的範圍裡。受浸就是一個分開。他們受浸後就能說,「以前我們是在河那邊,現在我們乃是在河這邊了。」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