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生命讀經 34-1

〔一〕 | 目錄 |
第34篇 在神聖經綸中三一神的生機體(二) 1
讀經範圍:約十五4~11
【讀經】
約十五4-6:你們要住在我裡面,我也住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住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住在我裡面,也是這樣。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住在我裡面的,我也住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人若不住在我裡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了,人收集起來,扔在火裡燒了。
【禱讀】
約十五5: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住在我裡面的,我也住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
八、住
1. 看見我們是葡萄樹枝子的事實
正如我們在上篇信息中所指出的,我們若要住在葡萄樹裡,就必須看見我們是葡萄樹枝子的事實。(約十五5。)我們住在基督裡,有賴於一清楚的異象:我們乃是葡萄樹上的枝子。我們若看見我們已經在祂裡面,我們就能住在祂裡面;我們不願離開祂。
2. 住留在子裡面
一旦我們看見我們是葡萄樹枝子的事實,我們就需要維持我們與葡萄樹之間的交通。任何的絕緣體都會使我們與葡萄樹豐富的供應隔絕。一點的不順從,一個罪,甚或罪的念頭,都能成為絕緣體,使我們與葡萄樹的豐富隔絕。我們若不定罪這樣的事,而緊持不放,這些東西就要使我們與葡萄樹的豐富供應隔絕。首先,我們必須看見我們是枝子;然後,我們需要維持我們與主之間的交通。我們與祂之間不該有任何東西。在我們的詩歌本裡有一首詩歌,開頭的話是:「沒有間隔,主,沒有間隔。」從經歷中我們知道,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都會使我們與葡萄樹豐富的供應隔絕。我們需要禱告主說,「主,願你我之間沒有任何間隔,使我與你豐富的供應隔絕。」
3. 讓子住在我們裡面
我們需要讓子住在我們裡面。(約十五4~5。)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住在祂裡面,祂就住在我們裡面。但許多時候我們不給祂地位、空間以住在我們裡面。主渴望擴展祂在我們裡面的住留,然而我們卻喜歡弄窄祂的住留。我們限制祂。在住留的基督與我們之間一直有溫和的抗爭。當基督的住留逐漸在我們裡面擴展時,卻有一些東西在裡面限制了這位住留的基督。這位住留的基督想要逐漸得到更多的地位,甚至是一寸一寸的得到;但有時候,即使祂得著一寸,也都有抗爭。基督想要得到另一寸,但我們限制祂這樣作。結果我們與祂討價還價。你若不與主講價,你必是在三層天上的基督徒。或許就在今天,我們就有許多人與主講過價。雖然我們喊說,「我們被祂毀壞了;」可是我們裡面也許仍會說,「主耶穌,我只給你這麼多,我無法給你更多的空間。主啊,憐憫我。請你忍耐,直等我預備好讓給你另外的半寸。主啊,在那之前,你就到此為止罷。」雖然這話我們並未說出聲,但許多時候在我們裡面深處有這種思想。也許主說,「我要再多得五寸。」你就又開始與祂講價。過後,祂不作聲,轉過臉去。祂不願和你再說什麼,你就失去祂的同在。雖然你保有了主所要的那五寸地,你卻失去了祂的同在。哦,我們何等需要維持我們與祂之間的交通,甘願讓祂得著更多的地位,使祂在我們裡面擴展。願我們讓主在我們裡面擴展祂自己,任祂取得祂所要的。我們若這樣作,就會有真正生命的長大。我們會看見生命在裡面增長。
為什麼那麼多的聖徒幾乎沒有生命的長進?只因他們不讓主在他們裡面擴展。也許沒有絕緣體,卻有太多的限制。這住留的事是非常細緻而柔嫩的。請記住我們必須留心兩件事 ── 不要有任何絕緣體,也不要有任何限制。消除絕緣體比去掉限制容易。我恐怕即使你讀這篇信息,你還沒有預備好除去每個限制。讚美主,祂有耐心,且有恩慈。祂永不離開你,祂在等候,最多只是轉過臉去。祂能作的就是這麼多。但是祂仍留在這裡。願我們仰望祂的憐憫與恩典,好叫我們一直給祂地位在我們裡面擴展,允許祂擴展到我們裡面的每個角落和通道。這乃是生命長大的路。
4. 離了子,我們就不能作什麼
離了子,我們就不能作什麼。(約十五5。)葡萄樹的枝子無法單獨生存,離了樹,就要枯乾而死。枝子與葡萄樹的關係描繪出我們與主的關係。離了祂,我們什麼也不是,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能作。我們的所是、所有並所能,必須只在主裡面,也藉著主在我們裡面。對我們而言,住在主裡面,並讓主住在我們裡面,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我們就完了,就什麼都不是了。離了祂,我們什麼也不是,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能。既然我們之於主是枝子,主之於我們是葡萄樹,我們就必須住在祂裡面,也讓祂住在我們裡面。
5. 讓子即時的話住在我們裡面
我們既是住在主裡面,就必須讓祂的話住在我們裡面。(約十五7。)這裡的「話,」希臘文是rhema,雷瑪,意思是即時、現時所說的話。讓主即時的話住在我們裡面,是非常需要的。子渴望在我們裡面擴展祂的住留。當祂住在我們裡面時,祂一直在說話。這種說話就是雷瑪,即時的話。祂主要的是對我們說一個字 ── 不。然而,有時候祂的說話是一個要求。我們何等需要愛祂並遵守祂即時的話!當祂說即時的雷瑪,我們必須聽從並遵守。我們若不遵守這即時的話,就要立刻從交通中被剪除。但我們若遵守這話,我們就要吸取祂的豐滿,吸取祂生命的一切豐富,並且有生命的洋溢以結果子。
在四、五節主告訴我們,祂住在我們裡面;但在七節,祂將話稍作改變,說祂的話住在我們裡面。現在不說基督自己住在我們裡面,而說祂的話住在我們裡面。為什麼主將「你們要住在我裡面,我也住在你們裡面,」改為「你們若住在我裡面,我的話也住在你們裡面」?這是因為單單說主住在裡面,這太奧祕,也太客觀了。僅僅說主住在我們裡面,我們很難領會。比方說,主告訴猶太人,祂是食物,是生命的糧,人能吃祂這活糧而得餵養,猶太人就感到驚訝、希奇,無法領會。他們彼此爭論說,吃祂,得祂餵養,是什麼意思?於是主耶穌對他們說,祂的肉是真正的食物,祂的血是真正的飲料。(約六55。)主的意思就是祂必須受死,因為祂的血和肉必須分開。祂必須受死,就能藉著死與復活,將祂自己分賜給我們。主說這話,完全是針對猶太人逾越節的背景。在逾越節期間,猶太人總要殺羊羔,將羊羔的血灑在門框上,並且吃羊羔的肉。主知道猶太人有這樣的背景,祂想猶太人應該領會祂所說的。因此主說,祂的肉是可吃的,祂的血是可喝的。儘管如此,他們卻不能領會,彼此間說,這個人怎能把祂的肉給我們吃?於是主向他們指明,肉是無益的,賜人生命的乃是靈。(約六63。)主甚至說,祂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藉此我們可以看出,主在那裡,以及主是什麼。或許你會說,主在諸天之上,祂是靈,也是生命。你說得對;但即或這樣,還是太靈然、奧祕且客觀了。問題是如何使這事對我們成為真實的,如何使這事對我們成為主觀且便利的。我們需要實質的,而非靈然的;需要便利的,而非奧祕的;需要有益的,而非道理的。不錯,我們知道主是葡萄樹,我們是枝子,我們若住在祂裡面,祂就必定住在我們裡面。但問題是主今天在那裡,主是什麼。換句話說,祂實際上如何能對我們成為便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