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生命讀經 11-3

〔六〕 目錄

第11篇 不道德人的需要 ── 生命的滿足(一) 3

【讀經】

約四13~14: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面成為泉源,直湧入永遠的生命。

【禱讀】

約四14: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面成為泉源,直湧入永遠的生命。


三、罪人來到她宗教的遺產跟前

罪人來到她宗教的遺產跟前打水,為著滿足自己。當她來打水的時候,救主要求她給祂水喝來得滿足。每逢主向你有所要求,那就指明說祂需要這個,你也需要這個。你渴的時候,主也渴。當主向你有所要求,你也正需要那個東西。這是非常有意思的。當你無家可歸,祂也無家可歸;當祂無家可歸,你也無家可歸。

貳、宗教傳統的虛空,與生命活水的豐滿

在九至十四節,我們看見宗教傳統的虛空,與生命活水的豐滿成對比。撒瑪利亞婦人問主耶穌說,「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給了我們,他自己和他的子孫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裡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麼?」(約四12。)由這問題我們看見,人認為宗教的祖宗是最大的。撒瑪利亞人以為雅各是最大的。他們接受雅各作他們的祖宗,認為他是最大的。

撒瑪利亞婦人也認為雅各井是最好的。這表明宗教的遺產總被認為是最好的。

撒瑪利亞婦人對主說,「先生,你沒有打水的器具,……從那裡得活水?」(約四11。)這表明宗教的路總被認為是最有效的。雖然宗教認為牠的路最有效,可是宗教的「水」永遠不能解熱心宗教之人的乾渴。這由十三節主的回答得到證實:「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

基督大過宗教的祖宗。「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請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給了你活水。」(約四10。)你若在中國傳福音,人會跟你談起孔夫子。每個民族和種族都宣稱自己有些偉人,但是沒有一人大過基督。基督比雅各、孔夫子、柏拉圖、以及每一種「祖宗」都大。

再者,神的恩賜也大過宗教的遺產。你要雅各井,還是要神的恩賜?什麼是神的恩賜?如果你說神的恩賜就是基督,這個答案並不完全準確。神聖的生命才是神的恩賜,因為羅馬六章二十三節說,神白白的恩賜乃是永遠的生命。這神聖的生命要在我們裡面成為泉源,直湧入永遠的生命。(約四14。)這神聖的生命比雅各井好得多。今天你若去巴勒斯坦參觀雅各井,你會看到那口井是在亞美尼亞僧人的控制之下。我去那裡參觀的時候,每位要從那井得一杯水的人,都得付兩塊美金。然而,那一切都是傳統,毫無意義。那口井裡的水,與別處的水並無兩樣。「求」比宗教的路更有效。神的活水解我們的乾渴,並要成為泉源直湧入永遠的生命。死亡的乾渴被生命所解除。原則上,這也是變死亡為生命。

主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約四13。)這話很簡單,但是含意很深。這裡的「水」象徵物質享受和屬世娛樂的消遣。這些都不能解除人深處的乾渴,人無論喝了多少物質和屬世的「水,」還會再渴。這些「水」喝得越多,乾渴越加增。比方說,在受教育的事上,人喜歡得更高的學位。在拿到學士學位之後,就想要碩士;拿到了碩士,又想要博士。另有人也許要積攢一萬元,但是有了一萬就想要十萬;有了十萬又想要一百萬。你越喝這地上的水,你就越乾渴。永遠不要想用任何一種屬世的水來解你的乾渴。撒瑪利亞婦人雖然有了五個丈夫,並且那時還與一個不是她丈夫的人同居,她仍不滿足。沒有什麼能解除她的乾渴。有些姊妹喜歡衣著裝扮,但是沒有一個女人能滿足於任何樣式的衣著。你買了一件之後,會想要第二件,第三件。你若有十雙鞋子,你還想要十五雙。有些女人有超過十五雙鞋子,卻仍不滿意。這種「水」永遠不會叫人滿足。只有一種「水」能永遠滿足人,就是耶穌基督。今日,明日,直到永遠,基督都能滿足你。祂是常新,永遠新鮮的,祂總能滿足人。因此主能告訴撒瑪利亞婦人說,人喝祂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那水要在他裡面成為泉源,直湧入永遠的生命。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