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生命讀經 63-2

〔週五〕 | 目錄 |
是分賜,不是替換 我們已經看見,神聖的生命進到人的生命裡面時,神聖的生命就成為內容,人的生命成為容器和彰顯。但這裡並沒有生命的替換或交換。這意思是說,我們不是用神聖的生命來替換屬人的生命。沒有替換,卻有分賜。空手套被手充滿了。再用另一個比喻,我們可以說,人就像輪胎一樣,需要打足氣。空氣分賜到輪胎裡面,充滿了輪胎,但是並沒有把輪胎替換掉。照樣,神聖的氣,屬天的「紐瑪」分賜到我們裡面,但並沒有把我們人的生命替換掉。我們將會看見,這氣乃是分賜到我們裡面,與我們調和。 有些基督教的教師認為,基督徒的生命是替換的生命。根據這種觀念,我們的生命是卑下的,而基督的生命是優越的。因此,主要我們棄絕自己的生命,換成祂的生命。我們將我們的生命讓給祂,祂以祂自己的生命來取代之。然而,我們基督徒的生命並非替換的生命;我們的生命完全是神聖的生命分賜、注入到我們屬人的生命裡面。這是聖經中的一個基本觀念。 貴重和榮耀的器皿 在羅馬書裡,保羅舉了三個例子,來說明神聖的生命分賜到我們裡面。每個例子都給我們看見,基督徒的生命不是替換的生命。頭一個例子是器皿,器皿裡面放進某樣內容物,器皿並沒有被替換掉,而是內容物分賜到器皿裡。器皿可能是泥土,毫無尊貴或榮耀可言,然而內容物卻是全然尊貴、榮耀的。這樣的內容物分賜到瓦器裡面,這器皿就成為貴重的器皿、榮耀的器皿。這不是替換,乃是分賜。 生命的聯結 保羅所舉的第二個例子是婚姻生活。婚姻不是生命的替換,乃是生命的聯結。在婚姻中,丈夫成為妻子的人位。為這緣故,妻子就從了夫姓。 在普世的婚禮中,新娘的頭都是蒙起來的。這指明在婚姻的聯結裡,只能有一個頭。因此,婚姻乃是兩個人在一個頭之下的聯結。這樣的聯結不是交易,也不是替換,乃是聯合。妻子完全與她的丈夫聯合。在這樣的聯結、聯合裡,妻子與丈夫是一,丈夫也與妻子是一。這不是生命的替換,乃是生命的聯結。 保羅在七章四節說到我們與基督成為婚配:「我的弟兄們,這樣說來,你們藉著基督的身體,向著律法也已經是死的了,叫你們歸與別人,就是歸與那從死人中復活的。」基督是我們的丈夫,我們是祂的新婦。新郎與新婦之間不是生命的替換,乃是有奇妙的聯結。我們在人位、名字、生命和生存上,都與祂是一。丈夫和妻子若要有正確的婚姻,他們就必須學習這樣成為一。照樣,我們基督徒的生命乃是與基督聯合,與基督是一的生命。 接枝 因著器皿和婚姻生活這兩個例子都沒有將神的分賜生機的一面描繪出來,所以保羅又舉了第三個例子 ── 一棵樹接枝到另一棵樹上。在十一章十七至二十四節,保羅舉了野橄欖樹的枝子接枝到栽種的橄欖樹上的例子。因著接枝,野橄欖樹的枝子就與栽種的橄欖樹生機的長在一起。兩棵樹各有其生命,但如今這兩個生命生機的長在一起,結出一種果子。 外科醫生會作一種稱為皮膚移植的手術。手術的過程乃是把病人身上健康的皮膚取下一些,移植到受傷或燒傷之處,來形成新的皮膚。植皮手術完成之後,移植的皮膚就會與接合處的組織一同生機的聯合生長。這種生長能夠成功,因為皮膚和組織都有生命。生命裡面的生機元素使牠們能夠聯合生長。 保羅在羅馬書裡用了器皿、婚姻生活和接枝三個例子。器皿的例子說出我們是神的容器,有神作我們的內容。婚姻的例子說出一個男子和一個女子,他們的心思、情感、意志、性情、性格和個性都不盡相同,卻聯合形成一個單位。接枝的例子說明兩種生命聯合在一起,然後生機的長在一起。 宣信(A.B. Simpson)寫的一首詩歌(詩歌三六五首)其中有一節說到接枝: 天然景物都有隱徵:
麥種死了子粒生;
賤木接在珍樹上面,
小則變大,苦變甜。 毫無疑問,宣信寫這首詩歌的時候,心裡是想著羅馬十一章。我相信他不會教導說,基督徒的生命是替換的生命。從這首詩歌來看,他領悟基督徒的生命是接枝的生命,是雙方聯合而生機生長的生命。 相似的生命才能接枝 一種生命若要接枝到另一種生命上,這兩種生命就必須非常相似。例如,香蕉樹的枝子不能接枝到桃樹上。但劣級桃樹上的枝子就可以接枝到健康、多產的桃樹上,因為這兩棵樹的生命非常相近。我們也可將這原則應用在神聖的生命分賜到人裡面的事上。神聖的生命不能接到狗的生命上,因為這兩種生命毫無相似之處。但因著我們人的生命是照著神的形像、按著神的樣式造的,所以人的生命能與神聖的生命聯合。雖然我們人的生命不是神聖的生命,卻與神聖的生命相似。因此,這兩種生命能夠很容易的接在一起,然後一同生機的生長。 宣信寫的這首詩歌,其中有一句說:賤木接在珍樹上面,小則變大,苦變甜。賤木的生命並沒有消失,而是與又大又甜之珍樹的生命聯合生長,成為一個單位。我們又再次看見,這不是替換的生命,乃是接枝的生命。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