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觀念 ── 區區得青年

 耶和華是心裡柔細的神;在心裡柔細這點上,耶利米與神完全是一。我們讀耶利米書時會覺得,他雖然哭,但他的情感是受過訓練的。所以,神能臨到他,用他來發表神心中傷痛的感覺。屬靈的人是情感豐盛的;我們越屬靈,情感就越豐盛。在召會生活中,我們非常需要這樣豐盛屬靈的情感,能以恩慈相待,心存慈憐,彼此饒恕。我們需要主作工在我們身上,把我們的感覺作到細嫩的地步,使我們在服事聖徒時,能滿了供應的生命、親密的關切。使徒保羅在這點上,是絕佳的榜樣。他服事主,常常流淚,並且流淚勸戒聖徒(徒二十31,腓三18,林後二4)。他的話是柔和的,滿了親密的關切,所以有能力和衝擊力,能深深摸著信徒。

 召會下半年盼望弟兄姊妹們能留意三項重點負擔:注重生與養、以人為中心、召會年輕化。這三點都與我們的牧養生活相關,而我們的牧養非常需要以一種受主對付和訓練過後的豐盛屬靈情感來進行,既柔和又親切,細緻且有永遠生命的果效,能將人牧養到神面前,叫人深深摸著神、享受神。今天我們都需要按著神彼此牧養,就是按著神的性情、心意、作法和榮耀,而不是按著我們的偏好、興趣、目的和個性牧養。如此我們便能與基督一同成為合乎神心的牧者。

 就我們牧養的對象而言,今後我們必須更加注意得著青年人、成全青年人,召會才能年輕化。(然而,這不是說我們不寶貴年長的人。)今天各行各業的前途都在於青年人。召會若不得著青年人,過一年就自動老化一歲。以往我們想到得青年,總會自然而然將責任託給少數大學區或青職較多的小區。所持的理由不外乎青年人有群聚性,或生活型態的差異等等。一面來說,有些青年人喜歡來在一起,但另一面來說,青年人也渴慕真理的話並珍賞生命的經歷,在外遊子尤其喜愛家庭的溫馨,這些都是一般社區的小區能提供的環境。因此,我們盼望不只是大學與青職聖徒得青年,更是區區得青年。每個小區都要起來關注青年人,得著青年人。若非如此,光靠少數的專區實難以抵抗老化的速度。事實上,我們現正面對一個重大警訊,在新竹這一個全台生育率最高的都市,我們的青職聖徒比例僅微高於全台眾召會平均。我們的目標是各小區主日一次到會的聖徒,其中至少有20%是35歲以下的青年人。

 若稍加調查,我們可能會發現其實區裡是有青年人的,只是尚未正常過召會生活。小區裡年長者的孫兒女或中年聖徒的兒女可能都是青職的年紀。在那靈與基督的身體一書中提到:「召會中的青年人能邀請人到中年人和年輕夫婦的家中。這些家庭都需要打開,準備接待青年人。當他們來了,就請他們吃喝一些東西。這會摸著他們的心。在傳福音的事上,我們不需要任何花招。我們只該禱告,傳講話語,並打開我們的家。」深願召會區區都起來得青年人,大家彼此觀摩,互相學習激勵,一同走神命定的路,照著神牧養他們。

(王柏森)

上一篇目錄